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42集
,所以外道的意思很广很广。与外道相对的是「内学」,所以佛法从哪里学起?从内,内是心性。换句话说,内是能现能变,外面是所现所变,能现能变是真的,所现所变是假的,你在假的那一面去求,那你哪一年才能见道?这个「见道」就是你见到心性,宗门讲的明心见性,见性这才入门,佛家通常讲「入大乘之门」,才入门,距离登堂入室,那还相当遥远。这个入门在《华严经》里面就是初住菩萨,《华严》是圆教,圆教初住菩萨才入门。换句话说,圆教十信位的菩萨还没有入门,但是他接近了,他向着这个大门的方向,没有错,但是还没有走到大门口。这一步踏进去,这叫初住菩萨。还没有进门,还在门外,这是十信位的菩萨。佛家讲位次,入门才算拿到学位,所以十信菩萨没有位次,初住以上就有位了。由此可知,佛法是从内求的,内求诸己,不求诸人。佛法的殊胜,实在讲内证的方法好,直接稳当,它不迂回,直接教我们从内证。但是我们往往不懂得佛的意思,不明了佛教导我们方法的所以然,于是有意无意当中,我们的思想言行跟佛所教的恰恰相反,这是我们不能证果,不能入门的真正原因。如果我们懂得佛的意思,知道他的善巧方便,如理如法的修学,在一生当中契入境界,不是个难事。话说回来,现在佛教我们不妄语,我们能做到吗?难,做不到,有意无意违反了。什么原因做不到?「我」没有忘记,我要说老实话,对「我」不利。你看看总有个「我」在那边,这个关不能突破。《般若经》上一再跟你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你为什么还要坚固执着「我」?诸佛菩萨为什么敢讲真话?他「无我」。换句话说,没有利害,他讲真话。我们凡夫起心动念头一个就有利害,所以明知故犯。明知故犯是愚痴、是无明,你的损失太大了,你所得到的利益太小了。你损失大在哪里?明心见性损失掉了,你看看这个损失多大!所以我们如果真正知道利害得失,你肯定会随顺佛陀教诲。伊斯兰教里面,伊斯兰教总结,这他们自己说的,总结伊斯兰教只有两句话,「顺从真主,和睦待人」,跟佛家讲的没有两样。在佛法里面我们常说「随顺性德」,他们说「随顺真主」。没错,性德就是真主,真不假,只有自性是真的。他那个「主」是主宰,主宰是什么?就是《华严》上讲的能现能变,「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虚空法界一切众生都是心性变现的。佛家称「心性」,他们称「真主」,名称不一样,意思是一个。诸位想想虚空法界里面,有多少不同的族类,有多少不同的宗教,有多少不同的文化,有多少不同生活的方式,全是心现识变的。佛在大经上不知道讲多少次,离开性识,无有一法可得。所以法相唯识宗里面讲唯识,「唯」是独一,就跟他们宗教一样,他们说「唯一的真神」,法相宗说「唯一的性识」。所以你把它会通一下,不是一桩事情吗?不同的部分,我昨天跟他们解释了,是因为我们生活习惯不相同,我们居住的地理环境不相同。新加坡人住在热带,西伯利亚人住在寒带,生活方式不一样,这个地方衣服穿得单薄,那个地方穿皮衣服,这是地理环境不相同、生活方式不相同、历史文化不相同,差异在这里。我们到北方我们穿这个衣服也不行,也得要穿厚衣服,他们到此地来,厚衣服也要脱掉穿单衣服,这就是入境随俗。不同是这些地方,这是小事、小节,不是根本。根本是相同的,目的是相同的,目的都是要教我们生活得舒适、生活得幸福,目的完全相同。就晓得为什么教法不相同,手段不相同,那是有原因的。所以佛家求的没有别的,佛家所求的是智慧,彻底明了通达宇宙人生真相,《般若经》上讲的「诸法实相」。真正通达的人、明了的人,在佛教里面称之为佛陀,称之为菩萨,在其它宗教里面称为神,称为圣人,称为神的使者,名称不相同,实质没有两样。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所以佛法跟其它宗教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十善业道经简介 >十善业道经目录 > 讲记 第42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