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60集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60集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掀开《十善业道经》第十面第一行:

    【复次龙王,若离贪欲,即得成就五种自在。何等为五?一、三业自在,诸根具足故。】

    这一条前面虽然说过,这个义理、境界无限的深广,可以说永远都说不荆佛说这一部经,这部经不长,在我们这个小册子里面经文只占二分之一,可是它是世尊对一切众生的根本教诲。如果不在根本上认真修学,佛法法门虽然很多,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不能成就,这正是我们大家共同看到的,修行的人多,成就的人少。特别是在近代,人心没有归宿,人没有志向,很容易受诱惑就堕落了。过去有,也不算少数,但是并不很普遍。现在可以说非常普遍,一万个人当中能有一两个不被外面境界诱惑、不堕落的,都非常希有。所以从这个地方来观察,我们对于西方人讲的世界末日就可以相信了。

    这个经是跟我们讲因果的真实大道理。人生在世,佛跟我们讲的,两种人。第一种人,六道凡夫。过去造的业,这一生来受报的,所以佛在经上讲「人生酬业」。你过去生中修福,你这一生来享福的;你过去生中造罪业、造恶业,你这一生来受苦受难的。这是凡夫。另外一种人觉悟了。诸佛菩萨到这个世间来干什么?来救苦救难。救苦救难的人比我们平常吃的苦头还多,他来示现的,他来给我们做榜样的,舍己为人。这世间就这么两种人。

    我们是属于哪一种?当然我们是属于业报的,我们是凡夫。可是今天我们明白了,我们搞清楚了,业报可以转变。如何把业力转变成愿力,这个人就转凡成圣,就跟诸佛菩萨乘愿再来无二无别,这就是我们讲的修菩萨道,修成佛之道。也许说成佛之道太难了,我们业障深重,我们没有能力来学。这个观念佛在《无量寿经》上讲得很清楚,《无量寿经》里面讲的「边地疑城」。为什么会生到边地?两个原因:一个是对于佛的圆满智慧、万德万能有疑惑,第二个是对自己缺乏信心;但是都很认真努力念佛求愿往生,他还是生净土了,生在边地。佛到这个世间来帮我们什么,我们要清楚,就是帮助我们从业力转变成愿力,就这么一桩事情。怎么个转法?转变的理论,一切经论里面都说得很多很多。你能转多少,转到什么样一个程度,那是你自己的功夫。你自己真的依教奉行,认真努力的改习气、去烦恼,依教奉行,你决定转过来。

    「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我初学佛,刚入佛门,章嘉大师就把这些道理教给我。这些人不是凡人,对于一般人一接触就晓得。不但章嘉大师,以后甘珠都跟我讲过,甘珠是章嘉的学生。他们在我背后都批评我,那个时候我没有出家,他们都叫着我的名字:「徐某人,人很聪明,可惜没有福报又短命。」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没有福转变成有福,没有寿命转变成有寿命,怎么转的?断恶修善。李炳南老居士讲得更清楚、更透彻。他在我们同学当中看到面相很薄的人,我们一般讲是短命相、没有福报的相,他劝他学讲经。李老师告诉我们这些学生,讲经的功德最大,转这个业力最快。我们以后明白了,为什么?讲经是代佛说法。佛不在这个世间,什么人说法?发心代佛说法的这些人。代佛说法的这些人,得佛的智慧、得佛的寿命,佛无量寿,佛的福报太大了,就把自己的业力转变了,完全转变了。「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我们是不是希求寿命?不希求;寿命长短无所谓,长寿短寿是一不是二。问题是在这一生当中要取得成就。什么成就?了生死、出三界是成就。能够往生净土,亲近阿弥陀佛,这是第一等的成就,一切诸佛所赞叹的。我们如何取得?舍己为人,为佛法、为众生。我不会讲。只要你发心,三宝加持,不是你讲的。我常常说,说了多少年,把这个身体借给佛菩萨用。我肯借,你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十善业道经简介 >十善业道经目录 > 讲记 第60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