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72集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72集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掀开《十善业道经》第十面,最后一行最后一句看起。

    【七、身相端严,众共尊敬。】

    这是断瞋恚所得的八种善果里面的第七种。『身相端严』,「端严」是端正、庄严。佛法里面所说的庄严,就是一般人所讲的美好,端庄美好。由此可知,佛在大经里面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一句里面的「相」,就是说的「身相端严」,端正美好,不是我们能够想象得到的,这是自性自然的流露,在如来果地上是究竟的流露。我们今天这个相会变成这样的丑陋,原因就是贪瞋痴、见思、尘沙烦恼,把本来圆满庄严的相好转变成这个样子,这正是世尊在本经开端就给我们开示:「一切法从心想生」。

    真心是纯善的,是至善的。古圣先贤所说的「止于至善」,至善在哪里?至善就是本心、就是本性真心,真心变现出来的境界就是至善。心不真、心不诚,就将至善变成了不善。这个道理我们要懂,懂得之后我们才晓得恢复真心的重要性。诸佛如来跟九法界众生的差别在哪里?无非是究竟圆满的恢复真心自性。这一恢复,一切都恢复了,正是大经上所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智慧能力德相全部都恢复了。这个境界,就是佛经上讲的「一真法界」,于是才感得『众共尊敬』。这个「众」是大众。哪些大众?诸佛如来;诸佛如来互相尊重,互相的尊敬。诸佛如来尚且尊敬,九法界众生哪有不尊敬的道理?我们仔细去思惟、去体会,诸佛如来的尊敬是真诚、究竟、圆满的。

    九法界里面觉悟的众生都知道尊敬,只有迷惑颠倒不知道尊敬,不了解事实真相,他的尊敬心生不起来,他被烦恼盖伏住了。可是在究竟觉悟的人,这个「究竟觉悟」,我们如果把这个标准降低一点,圆教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是真的觉悟了,这个时候他们跟诸佛如来一样,尊敬六道众生;六道众生不尊敬他,他尊敬六道众生。为什么?他觉悟了,道理就在此地;觉悟必定尊敬,必定是无条件的帮助照顾,这是觉悟的样子。我们细细观察体会能明了。他还有分别、还有执着,决定没有觉悟,佛法里面讲的「正觉」他没有。所以佛法的修学、圣贤的教导,怎样能够契入?决定不是记问之学,记问之学对于我们只是一个影像而已,让我们在迷惑颠倒之中听说有这么一桩事情,不能入境界。要入境界一定要真干。这个「真干」,佛在本经上指导我们,就是断十恶、修十善,必须教自己心里面丝毫瞋恚心都没有,贪瞋痴要舍荆

    我们看到一个小朋友能够爱护小动物、爱护蚂蚁,我们受到启示。杀死蚂蚁,太平常的事情了。小朋友会反问一句:「如果你是蚂蚁,你愿不愿意别人杀你?」这是智慧,这是智慧的方法。古圣先贤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相信这个小朋友这两句话没有念过,他也不懂这个道理,但是他做到了。他为什么会做到?天性;天性就是自己的真心、自己的本性。小朋友的心还没有被世俗烦恼的污染,他的本性还在,他所用的心跟诸佛菩萨的心是一样的;如果能够永远保持赤子之心,这个人就是佛菩萨。如何能保住?这是大问题。他现在还小,到十几岁渐渐就被污染了,二十几岁、三十几岁、四十几岁污染就最严重,完全迷失了本性。所以古人教导怎样保持你赤子之心,赤子之心就是说完全没有被污染;不需要圣贤教导你,他起心动念、所作所为跟诸佛菩萨、大圣大贤居然是一样的。

    我们要学。我们很不幸,早年没有人教导我们,我们在社会这个染缸上,已经被污染了。已经被污染,现在再要把污染去掉,当然不容易。可是自己要晓得,这个污染不除掉,决定搞生死轮回,不能出离。如果我们真正希求这一生当中出离三界,了脱生死,不再搞生死轮回了,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十善业道经简介 >十善业道经目录 > 讲记 第72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