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142集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142集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看八正道第三条「正语」,语是言语,正语的标准还是落实在本经四种善业:第一个是不妄语,第二个是不两舌,第三个是不绮语,第四个是不恶口。这四条范围都非常广大,佛跟我们讲出这四个纲领,如果我们能够受持,依教奉行,我们的语就是正语、就是善语。语从心生,身语要善,心要善。我们的心性,真心本性里面绝对没有一丝毫的过失,过失尚且没有,哪里会有恶的念头?真心本性是纯善的。

    中国过去教童蒙,四、五岁的小朋友开始念书,念《三字经》,头一句:「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是真的,那个「性」是本性、是真心,本来是善的,纯善,一丝毫的过恶都没有。为什么诸佛如来看一切众生都是佛?他从本性上看,就是他从「性本善」看,一切众生都是性本善,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人家看的是这个看法,一点都没有看错。我们现在烦恼现行,连佛菩萨也没有看在眼里。这是什么原因?我们自己把本性迷失了;本性不是没有,有,迷了。迷失了本性,也就是迷失了本善,变成什么?变成不善。这就是《三字经》第二句所讲的:「性相近,习相远。」「相近」是一样的,就是一切众生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性本善。但是现在差别差在哪里?习相远。习是什么?习是习气、习惯。我们从小养成不好的习惯,不但是从小,这是生生世世,过去生中无量劫来养成不好的习惯、习气。这事情麻烦了,这样一来与本善愈去愈远,果报就变成十法界、变成六道、变成三恶道。所以要晓得它是这么来的。

    十法界、六道、三恶道,是从习性上变现出来的。有没有?确实没有,这个东西就跟作梦一样。由此可知,迷失了本真,迷失了本性,他就在作大梦,这个梦他不会醒过来,麻烦大了!他要是醒过来,他就成佛了,他就恢复本善。由此可知,诸佛菩萨出现在世间没有别的,帮助我们破迷开悟;也就是这些诸佛菩萨在世间,他的工作就是唤醒梦中人而已。我们六道众生、十法界众生都是梦中人。他到这里来干什么?唤醒我们。他的言行都是启发我们、帮助我们觉悟的。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体会得?这就看各人的根性、各人的缘分。

    佛在经上常说,一切众生根性可以分为上、中、下三等。上、中、下,这是大分,细分就太复杂了。上根的人接触到佛法,他能够领悟,他会跟着佛学习,依教奉行,他能照做;换句话说,他一生就成就,就得度了。他能够把自己的习气、习惯全部放下,随顺佛菩萨,跟佛菩萨过一样的生活,他成功了,一生就成功了,上根。中根人也能够接受,他不是完全接受,他接受一部分,为什么?他的习气、污染不能完全放下,也就是他没有办法做到百分之百的依教奉行,他只能做到一半,或者是一半多一点,所以一生成就是做不到的。一生成就必须百分之百的做到,你说「我做到百分之九十九,还有一分做不到」,这一生都不能成就。诸位必须要晓得,佛法的修学是不能打折扣的,上根、中根的差别就在此地。下根人就更差了,半信半疑,也肯做,大概做个几分之几而已,为什么?他的习气没有办法放下。我们看到许许多多下根人,习气一生都改不掉,这种人一生学佛,只能够说跟佛结个缘,阿赖耶里面种下佛的种子,他该怎么轮回还是怎么轮回,该堕三途还是要堕三途,没有法子;也就是说,他做不到。

    这一点我们要特别注意,纵然学讲经的法师会讲,会讲给别人听,没讲错,自己做不到,果报怎么样?果报还是堕三途。诸位要晓得,讲经救不了自己,讲经是福德边事,不是功德。六祖在《坛经》里面讲得好,这个事情,就是生死大事,「福不能救」。所以讲经是修福,我们一定要懂得如何把福德变成功德,我们自己就得度了。要把福德变成功德,古大德跟我们讲「随文入观」,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十善业道经简介 >十善业道经目录 > 讲记 第142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