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154集
处非处智力」,真实智慧。
第二条「业智力,知一切众生三世所有诸业」,业是造作。你所造作的,不外乎三类,第一是善,第二是恶,第三叫无记。无记就是说不上善、恶,这叫「无记」,无记业没有报。但是,虽没有报,都落在无明里头。第三条「定智力,知一切诸禅三昧」。我们知道,从色界天以上,果报是禅定;一直到如来果地,都是定慧,定慧的成就,定中有境界。种种不同禅定境界功夫,从世间到出世间,佛都知道,所以佛才有能力度九法界众生。初禅以上,你要是对于禅定三昧的功夫境界不了解,你没有办法度他,你不如他;你一定要超过他,你才能度他,才能帮助他。佛是对于九法界一切众生他们的禅定功夫完全了解。
第四条「根智力,知诸众生诸根上下」,根是根性。我们世间人讲「天赋」,与佛家讲的「根性」相接近。这个小孩生下来的禀赋、天赋,是聪明还是愚钝,最明显的,从读书能够显示出来。天赋高的,老师教他的功课一遍就能背,而且有相当的理解力,我们称为「上根利智」。禀赋差的,老师上这一课,他需要念五遍到十遍才能背。十遍都不能背的,这属于下下根。那怎么办?教的分量少。
从前老师教书,课程教多少从「行」算。今天上书,上书就是老师教你的课文教几行,通常的标准是十行。十行,古书两百个字;古书一行二十个字,没有标点符号。你看古时候的木刻版本。所以中国不能说没有科学,他有科学头脑,全国无论哪个地方刻书,木刻版的书统统是一样的,每一页十行,每一行二十个字,都一样的;所以不同地方刻的,要跟你讲第几页、第几行都相同,统一的。不像现在的书,不同地方出版的,他排的版就不一样;从前完全一样,所以非常方便。对于下下根人,他一天十行没有办法接受,减一半,五行。五行再不能接受,三行,三行就六十个字。
标准是什么?十遍能背才符合你的程度,十遍可以背。十遍背不了,再减少,用这个方法。所以根的利钝高下,从这方面是很容易看出来。在中国古书里头有记载,真正是上根利智,每天能够背六、七百字;这是天才,很少,每天可以念六七百字。通常两百字,这是普通的根性。十遍能背,老师一定要督促他念一百遍到两百遍;记忆力很强的人,老师通常督促是以一百遍为标准,记忆力比较差一点的一定背两百遍。为什么?这样读诵他一生都不会忘记。而且每天读书,一定要把前面的温习一遍,这个温习是从头到尾温习的。
我昨天打电话问图文巴同学。杨老师在那里教他们,《弟子规》教完了。我说:「能不能全部背下来?」「可以,每一个人都能全部背下来。」能讲,而且要做到,要依教奉行。大概从今天起,上《三字经》,我的要求是全部能背。《三字经》读完之后,我们就开始上古文。我在《古文观止》里头选了一百篇,要求能背、能讲、能行。扎根!你根不深,你以后什么办法都不行,要从这里扎根。听说大家学得很高兴,法喜充满,好事情。
这个根扎下去之后,我们就是在经教上下功夫了。我教导同学,每一个人专修一部经。经典你自己去选择,你必须一生专攻一部,作专家不作通家。只要你有这样的汉学根底,学什么经论都容易,都不难;根一定要深,你要苦学。所以现在他们要求,杨老师给他们上课,希望进度加快。本来每天只上课两个小时,上午,现在要求晚上再上两个小时。我说:行!可以。一天上四个小时,要拼命!要发愤!这样你将来才有能力荷担如来家业。你不认真努力怎么行?
所以我今天退下来做护法,把他们培养起来去弘法。我让他们物质生活环境无忧无虑,专心用功读书。真的是从幼儿园读起,从《弟子规》、《三字经》读起,从幼儿园读起。从小没有学过的,现在补习。到明年,我也可能在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