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157集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157集
诸位同学,大家好!十八不共法第七条以下六个科目:「欲、念、精进、智慧、解脱、解脱知见」无减,这六种都圆满具足,没有一丝毫的欠缺,这是自性的果德。但是前面一个字「欲」,如来果地上还有欲吗?这个字跟一般凡夫里面的「爱欲」,名词相同,意义完全不一样。如来果地上离念,没有念,前面说过,他心里头没有念。由此可知,这里面所说的都是果德的究竟圆满。这个「欲」是什么?实在讲,是愿一切众生圆成佛道。如果说如来有什么愿望,如来只有这一个愿望,愿一切众生速成正觉。他应化在十法界,现种种身,说种种法,就是这么一个单纯的目标,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所以从这个地方看,这是凡夫、二乘、菩萨统统都没有的;没有,就是都不圆满,没有达到究竟圆满。只有如来果地上才是究竟圆满。
后面有三条,就是「身、口、意三业」。业是造作。前面讲身、口、意无失,决定没有过失;这个地方讲的身、口、意三业,是讲他的应化。他应化在十法界,他也现身,他也说法,他也有种种造作,可是应化身「随智慧行」,跟我们凡夫不一样;我们凡夫身、语、意是随烦恼习气,随妄想分别执着,造种种业,人家不是。这一个例子,就是《华严经》上的五十三参。《华严经》上五十三位善知识都是究竟圆满佛果示现的,他们示现的身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他身语意没有过失,随智慧行,不但四相空了,四见也空了。由此可知,种种示现无非是利益一切众生。
可是有些同学听了这个说法有疑惑,为什么?如来种种示现,有的时候误导众生。确实有利益众生的,也有误导的。佛有没有意思?佛没有意思。哪些众生得利益?善根福德因缘具足的得利益。哪些众生会被误导?烦恼习气深厚的。看到佛的示现,他总是往恶的那一边去想,就变成误导了;如果种种示现都能向善的这边想,他就得利益了。佛无心而示现,众生各个感受不相同,道理在此地,我们一定要懂得、要通达。
佛为什么在这部经上教导我们一个总纲领、总原则,昼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不善的行为,我们用这个心去观察,是善的。所以大乘经上才说,世出世间法有没有善恶?没有。有没有邪正?没有。有没有真妄?没有。所有一切相对的都没有,这些相对的都是从心想生。你心想善,世出世间没有一法不善;你心地不善,世出世间法没有一样是善的。都是从心想生,因此祖师大德们才教导我们「从根本修」。什么是根本?心想是根本,道理就在此地。
所以我们应当学佛菩萨。看饿鬼、地狱、畜生造作种种不善,在你心目当中都是清净业,你就成佛了;他没有成就,你成就了。你为什么会看到这些都是清净业?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真的清净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因缘所生法,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他怎么不清净?确实是清净的。可惜我们没看出来,我们以为它是染污的,其实它是清净的。然后你才晓得,什么叫「性本善」,这三个字的意思你才能稍稍有一点体会;确实本善,纯善无恶。如来果地上纯善无恶,一切众生也是纯善无恶,所以佛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一句话是绝对正确,一点都不错。过错在哪里?过错不在外境,过错不在别人。所以我们修行人一定要记住佛的真诚教诲,外境没有过错,别人没有过错,诸佛菩萨、饿鬼畜生、罗刹修罗都没有过失,都是清净无为的。过在哪里?过我们的念头错了,我们的看法错了,我们的想法错了。这个道理深!我们初学佛的人很不容易体会。因为你体会不到,所以你不肯做。这个「做」在佛法讲「修」,你不肯修。你能体会得几分,你学着去做,受用无穷!真的是一般所说的心清净、身清净。身心清净,外面境界清净,我们才晓得,原来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