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述
亲自听闻的。这是阿难在结集经典的时候,这样来叙述的。也是佛在临涅槃的时候,阿难请问:「将来要结集这些经典了,经典的开头安置什么语句呢?」佛跟他说:「你在开头这样安置如是我闻。表示这个经典是有渊源的,是从佛那儿亲自听来的。」所以说,这个地方也就是给我们告诉一种渊源。《药师经》是释迦牟尼佛亲自说出来的,要知道是释迦牟尼佛教我们去修这个《药师经》的。你要知道总渊源。要是其他人说的,这种渊源不一定能够保证。清净不清净?你说的可信不可信?但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相信。因为佛是不妄语者,不异语者。他说的都是真实语。所以说,我们放心大胆地相信这本经。「一时」,那就是讲机教合适了,该适合于讲这部经了。「薄伽梵」,就是佛的十个名字之一。翻译过来就叫做「世尊」。就是世出世间最为尊贵,也就是指我们释迦牟尼佛。当然,除了世尊以外,它还有其它多层含义。比如说吉祥、端严、炽盛,它有很多意义。就因为它含有很多意义,所以说一般都不翻了。所以,在翻译惯例当中的一种多含不翻。就是意思太多了,翻译不过来,还是把音给它保存下来。所以,薄伽梵它有两点:一个,是世尊他能善巧分别法相。一切诸法性空,那是根本的。然后,从这种无有自性的一种性空基础上,它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就在万有差别过程当中,在这些万有差别的过程当中,显现了空,「空有不二」。所以说,这些一切因果,都是从空性当中产生。你要知道空,要知道有,而且空、有不是两个东西,而是一个事物的两个面。所以,佛依二谛而说法,那就是以真谛和俗谛。真谛,就是讲空;俗谛,那就是讲有。我们现在一般的人,就是有而不空,他就很能执着一些东西。以为有的东西就永远是这样,其实不是那样,随时随地都会变。有的人,进了佛门,听说有空。「空就空吧9以为啥都没有了。其实不是啥都没有,空在有中,有在空中,空有不二。所以说佛,他就能够善巧分别这些因果差别相,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他都能够彻底通达。所以说,在讲一切因果的时候,不为第一义谛;在讲第一义谛的时候,能够善巧安立世俗谛的因果相。所以说,这叫善巧分别,称之为薄伽梵。没有成佛,是没有这种能力的。只要成了佛了,他就有这种智慧,能够依空有二谛圆融说法。第二层含义,就是能破。能破什么?能破除众生的根本无明以及种种烦恼。我们的众生,就是在这些根本无明与种种烦恼当中生活。没有智慧,那就是无明。你问他那个事情,这个我也不知道,那个我也不知道;这个我不清楚,那个我不清楚。不清楚的事情太多了。无明!有的人他还不谦虚,这样我也懂,那样我也懂。但是说出来,那就是开黄腔,乱说。这个也是无明。世间上的小聪明,自以为啥都懂,但是说出来啥都不是符合真理的。所以说,我们众生都在这种根本无明当中。由于没有智慧,所以会产生种种的烦恼,没有获得真正的一种解脱与自由。佛,他就是能够破除这种烦恼,能够破除执着;佛,就没有这种根本无明和一切烦恼了。正因为他没有无明,没有烦恼,所以说今天才有能力教我们怎么样去破除烦恼,怎么样去认知真理。要是他自己还没有到达这种地步,他要想教化众生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说,世尊,世出世间最为尊贵,就因为他有这种能力。「游化诸国」,「游」,就是到处游动;「化」,就是教化;「诸国」表示不是一个国家,不仅仅是安住在一个地方。所以说,在这种游化众生的过程当中,他到了哪里?到了「广严城」。「广严城」也就是我们佛经上经常提到的毗舍离。为什么叫做「广严城」呢?那里国家土地非常宽广,那个地方人的文化素质非常高,而且物产非常丰富,人民的生活都非常安乐舒适。所以说,称之为「广严」。今天的学者考证,就在恒河以北,巴特那这个地方。那就是这个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