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述
名字。佛就在那个地方。当时佛就在「广严城」的城郊的「乐音树」下。「乐音树下」,那就是林子非常幽静,而且那些树木都像音乐一样,风一吹它能够产生各种各样的奇妙音响,就像奏起音乐一样,非常动听。所以说,叫做「乐音树」。「与大芘刍众八千人俱」还有「菩萨摩诃萨」。这个「大芘刍众」,我们今天所说「大芘刍众」,都是证到那种无学果位的芘刍众,那就称之为「大芘刍众」。这个「芘刍」(比丘),也就是出了家,受了比丘戒。一般我们说有三层含义。一个方面,是乞士。上从诸佛,乞求佛法,以滋养自己的法身慧命。要求法,出了家要当比丘,那就要求法!如果不求法,那你这个比丘怎么当呢?不要只是去求钱。只是去求钱,你和世间上讨口子没什么两样。所以说,主要还是在求法上。我们出家是干什么?皈依三宝,学习佛法。今天,我们皈依三宝学法的人,对于求法没有热诚,对于听经,对于闻法没有热诚。那是很缺乏的。要做一个真正的比丘很不容易!我们出家修行僧团,就是依法而住,依法修行,和合精进于佛法。这就是僧众的一种特征。如果说一个僧团不修法,不听经,不闻法,没有法作为一种摄持了,那就是跟世间上的乌合之众没什么两样了。所以说,我们今天能够听经闻法,以法为核心。一个寺庙里面,最宝贵的就是佛法;所有的比丘众最尊重的,就是佛法了。它依据的一种核心,那就是佛法。所以说,要求法。这「大芘刍众」,就是依法修行,破除烦恼,破除执着,证了无学果位。那个就是「大芘刍众」。这「大芘刍众」一共有八千人俱,「菩萨摩诃萨」,有三万六千。「菩萨摩诃萨」和一般的菩萨不一样。「摩诃萨」,一般要证了初地的菩萨,能够破除无明了。主要你能够破除一品无明,那个时间就有神通了,就能够分身了,就能够教化众生了。所以说,像这样的大菩萨,有三万六千。其他的,还有那些「国王」,一些国家的主人公。「大臣」,那些当大官的。「婆罗门」,就是专门搞祭祀的。「居士」,也就是居家之士,专门修学的。还有「天」、「龙八部」,这就是护法的。包括那些「人非人众」。有「无量大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在这个时间有很多这样的人围绕着佛,佛正在给他们讲经说法。这里面有很多名词,比如说「天、「龙八部」,都是我们平时讲了又讲,讲了又讲。这个地方,我们也就不再去详细说了。尔时,曼殊室利法王子,承佛威神,从座而起,偏袒一肩,右膝着地,向薄伽梵,曲躬合掌。「尔时」,就是在这种「乐音林」中,大众围绕释迦牟尼佛。这个时间,妙吉祥法王子,文殊师利法王子就因为佛的一种威神力的加被,从自己的座位上做起来了,然后「偏袒一肩」。今天,中国的人,汉地的人很少能够理会。但你看那些搭密宗衣的,你就可以知道。平时,他就这样搭着,你可以双肩都盖着。但是正式要请法的时候,要顶礼的时候不能那样了。要把双肩批着的拿下来,然后要亮出一只膀子。平时,要偏袒右肩。你看我们这些密宗师傅们,他们的规矩都是这样,要偏袒一边。「右膝着地」,右膝盖要跪在地上,这叫胡跪合掌。「向薄伽梵」,那就是向释迦牟尼佛「曲躬合掌」。什么叫「曲躬」?你要请法的,这都是请法的仪轨。身子,弯下来,我们说鞠躬;把掌合起来,这里面都代表一些请法的仪轨。今天,有很多请法的腰也不弯一下,「诶,你给我讲一讲9这个是什么道理?就那样轻轻易易地给你讲啦?没有恭敬心,你对佛法没有恭敬心。请法,法是最尊贵的。佛法尊贵非请不说。你要请得不恭敬,不给你说。所以说,在听经闻法的时候,一定要有这些规矩。「曲躬」,就是身体弯曲,鞠躬。「合掌」,十指连心。也是一种威仪。「十指」表示什么?表示我们自己,菩萨修行的十度波罗蜜。所以说,我们在这些过程当中修学的时候,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是有些表法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药师经简介 >药师经目录 > 讲记 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