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述
鞠躬合掌干什么呢?白言:「世尊!惟愿演说如是相类诸佛名号,及本大愿殊胜功德,令诸闻者业障消除,为欲利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白言」,就是向世尊说。文殊师利菩萨就像释迦牟尼佛请示,说:「世尊,惟愿你老人家给我们演说如是相类诸佛名号。」什么叫「如是相类」?就是像这种专门讲说诸佛名号,哪一尊佛叫什么名号,他在过去是怎么发愿,在因地当中是怎么修行。就给我们讲这个。为什么要讲这个呢?因为这世间上有许许多多的苦,而众生福薄命浅,很不容易遇上诸佛出世。所以说,今天能够得释迦牟尼佛的慈悲,把这些诸佛的因缘果报讲说给我们听。他的名号叫什么,因地发愿怎么样发的,修行方法是怎么样来的,怎么样成就的。他的国土又是怎么样的庄严,他怎么样讲经说法,对于众生有哪一些利益作用。就是讲这些。所以说这样,佛不仅仅是一尊,就是如是向内,凡是这个种类的你都可以说。基本大愿,殊胜功德。那些成佛,是果上的结果了,在他的因地当中怎么修呢?主要是看他发的愿力。这个愿力,给我们所有的众生目前的发心就非常相关。也许今天叫你成佛,你觉得很不可思议。「佛都能够轻易地成吗?」你没有自信。但是给你说,佛也是人做的,他能够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够做到。我们一下子做不到,我们能够慢慢做嘛。他最初凡夫的时候,他也是从发愿而修行。所以说,他怎么发愿,我们就学着怎么发愿。只要你有这种愿心了,有这种自愿心了。人贵立志,如果不立志向,一个人一辈子没什么成就。人最重要的就是要立志向。没有志向是不成就的。今天问你要干什么?「哎呀,我不知道。」你不知道,就没有志向,就是在无明当中。每一个人要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内心里需求的是什么。不要让人家给你说。人家给你说,那就不行。今天叫你去抢人,你干不干?叫你去自杀,你干不干?不能那样。我们的命运不能交给别人,而要交给自己。有许许多多的人都劝我不要出家,我说:「不行,你是你,我是我。」我以为出家很快乐,我就来出家;你以为你在家很快乐,那你就在家,道不同不相为盟嘛!对不对?每一个人要清楚自己知道什么,你内心的真正需求是什么。人要认识自己啊!如果不认识自己的时候,把我们自己的一种命运交给别人,那是很悲惨的。所以说,佛要求我们要有自尊、自重。要自己认识自己。谁是自己最好的老师?我们自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我们自己也是自己最好的老师。因为你内心的烦恼,你最清楚。也许你找到哪个法师,法师没有他心通,不知道你内心里面的烦恼。但是,你找到自己,你自己知道烦恼在哪儿;你也许找到一个上师,上师也许碍于情面,你有什么错误他也不好跟你说。说重了,你内心里面要起逆反心理,心里不高兴。上师本来是非常慈悲的,结果你就逃跑了。「他天天说我的不对,他天天说我这些犯戒的事情,我在他面前一点隐私都没有,非常恐惧。」你就跑掉了。不敢。「哎呀,上师太严格了9他不敢,接受不了这样的管教和教育。不知道上师是慈悲,帮助自己。跑掉了。管得太松了,他的内心里面也不具足。「那个上师怎么不管我呢?」所以说,能够恰如其分地,那个上师是谁啊?自性上师。你自己知道,你的过错是什么;你自己也知道,你最容易犯的过错是什么;你自己也知道,你是干好事,还是干坏事。对不对?每一个人再笨,再笨,最基础的这些他知道。不要给别人说,给自己说。所以说,佛他讲经说法,就是要要求你自觉自愿的。佛,他不用神通,不用他心通。比如说:「哎呀,我用他心通一观察,你们这些都是坏蛋,都要出来忏悔。」他没有这样的。就有一次,释迦牟尼佛该诵戒了,但是到了夜半他还没有诵。人家就问他:「佛,今天是诵戒的日子,你老人家为什么不诵戒呢?」释迦牟尼佛就说:「在众众当中有不清净的,所以说我今天不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