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述
。任何人都要认识这种因果,什么因,什么缘,能够成就一种什么结果。把这种正确的因果关系建立起来了,做什么事情都容易成功。所以,这个世间上我们想要离苦得乐,那也不能够。所以说,我们的人生要钻研,钻研这个因果道理。把因果道理明白以后,还要实践。我们今天问很多居士、出家人:「信不信因果?」「我信9「什么因引起什么果?」大多数就不太清楚了。所以说,他光是信,信而不学,了解得不细致,了解得不深入。这个时间,光是信那是远远不够的。「信为道源功德母」,有了信心以后,我们要进一步地学习佛法,要学习得非常深细。我们内心里面的贪、嗔、痴、慢、疑,这每一个念头它会引起什么样的结果?为什么会引起这样的结果?每一个人对自心,要有完全地认知。对于我们自己心里的一种规律,那也要认知。往往我们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高兴,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不高兴;自己昏沉,也不知道为什么昏沉;自己妄念多,也不知道为什么妄念多。对于自心,完全摸不清楚!如果我们对自己都不了解,对自己内心怎么样运作的规律我们也不去摸索,这个时间,实际上自己把自己掌控不了。所以说,佛法它就是让我们要觉悟自己。我们自己内心,什么心引起什么结果,有什么样的力量。因果道理,不在自心之外去学习;因果道理,要落实在自心当中来学习。佛法当中给你说贪心,会让我们受贫穷的果报;我们上供下施,就能够得到大的福报。这个仅仅是一个道理吗?我们每一个人学了这样的道理,愿不愿意去实践一下呢?究竟释迦牟尼佛说的,我怎么样才能够真实地得到。不仅仅是要有信心就够了,有信心仅仅是一个开头。有了这个开头了,要让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佛法,真真实实地变为自己的认知,要变为自己内心的一种素质。这个时间,那就要去试验了。就像上物理课、化学课一样,要进实验室,看一看它究竟是怎么回事儿,怎么样才能够把道理实际地证明,怎么样让我们的自心实际地能够得到这种道理。当你实际地检验过,那就不一样了。就像小时候,大人跟我们所说:「那个火不能玩啊!那个火你去玩它烧你的9你不太清楚。但是有一天,突然之间不小心,你果真被火烧了:「哎哟,大人说过,真的是这么回事儿。」这应验了嘛。应验了以后,他再也不去玩儿火了。我们今天,释迦牟尼佛,这就是世出世间最第一的大佛,他用他的智慧把这个世间上的真理,完全地告诉我们。我们说我们相信,相信还远远不够,还要去应验。释迦牟尼佛说:「苦,仅仅是一种结果,它是我们烦恼的一种结果。」我们体验,什么样的烦恼引起什么样的苦?你把这种因果道理实实在在地体验了,你就会感觉,释迦牟尼佛说得太真实了。他所说的,不管多少年以后,你去实践,它真的就能够证明。给你说贪心,能够让我们贫穷;给你说布施、供养,能够得富贵。你自己修行一下啊!实实在在地修行布施,修行供养,你看看它跟自己的生活究竟带来什么。一个人,它的内心是悭贪的。因为这种悭贪,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你可以使劲地观察一下。你就知道,这种悭贪之心给我们带来的,的的确确是贫穷之心。结果就是这样的。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真实不虚。给我们说嗔心,嗔心带来的因果就是让我们人际之间不和谐,对于众生损伤,对于我们自己损伤。你自己可以试验一下啊!你故意地去起嗔心,看看这种结果能不能证明呢?那完全能够证明。所以说,这些因果不是离开自心去认知的。要把书本上的道理,完全地领略到我们内心里面来。通过我们自心,去体会。然后,有经验了你就知道,释迦牟尼佛所讲的那是真真实实的,然后你才愿意按照这样的因果来做事情。所以说因为这种信心,要学法门,给你说那些小乘心,在成佛的过程当中完全就是走的冤屈路,走的委屈路。你要是小心小样地成佛,那就要花很多时间。你要发大乘心,要为所有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药师经简介 >药师经目录 > 讲记 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