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黄帝第二
ng(垅),笼络,欺骗。《释文》云:能鄙相笼,一本作智鄙相笼。杨伯峻云:疑作智者是,下文以智笼群愚、众狙正秉此而言。鄙,吴闿生云:鄙读为否。

    【译文】

    宋国有个饲养猴子的人,很喜欢猴子。他养了一群猴子,能理解猴子的想法,猴子也懂得他的心意。他还减少家里人的生活费用,以满足猴子的需要。不久家里贫困起来,他打算限制猴子的食物,又怕猴子不听自己的话,便先欺骗它们说:喂你们橡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够吗?众猴子都跳起来发了怒。过了一会儿,他又说:喂你们橡子,早上四个,晚上三个,够吗?猴子们听了,都趴在地上十分高兴。动物之间以智慧与否互相笼络欺骗,都像这个样子。圣人用智慧来笼络欺骗那些愚笨的人,也就像养猴人用智慧笼络欺骗那些猴子一样。名义与实际都没有亏损,却能使它们时而高兴,时而发怒啊!

    【原文】

    纪渻子为周宣王养斗鸡①。十日而问:鸡可斗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②。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影向③。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④。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⑤。

    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⑥。异鸡无敢应者,反走耳。

    【注释】

    ①纪渻子渻,音shěng(省)。一本作消。

    ②虚骄而恃气张湛注:无实而自矜者。

    ③犹应影向向,《释文》:向音响。林希逸:闻响而应,见影而动,则是此心犹为外物所动也。

    ④疾视而盛气疾视,怒目而视。盛气,气势旺盛。

    ⑤已无变矣张湛注:彼命敌而我不应,忘胜负矣。

    ⑥其德全矣全德,指气专志一的精神状态。《天瑞篇》:其在婴孩,气专志一,和之至也,物不伤焉,德莫加焉。这里讲的莫加的至德,即全德,由下文有其在老耄,虽未及婴孩之全云云,可知。气志专一,不为外物所动,如婴孩,如木鸡,如槁木死灰,即为全德。

    【译文】

    纪渻子为周宣王饲养斗鸡。周宣王过了十天就问:鸡可以斗了吗?回答说:不行。还没有真本领,只知依仗骄傲之气。过了十天又问。回答说:不行。它看到别的鸡的影子、听到别的鸡的声音就想应战。过了十天又问。回答说:不行。还瞪着眼睛,气势旺盛。过了十天又问。回答说:差不多了。即使别的鸡大声鸣叫,它的情绪也不会变动了。看上去像个木头鸡了。它的德已经完整了。别的鸡没有敢应战的,只有转身逃跑罢了。

    【原文】

    惠盎见宋康王①。康王蹀足謦欬②,疾言曰:寡人之所说者,勇有力也,不说为仁义者也。客将何以教寡人?惠盎对曰:臣有道于此,使人虽勇,刺之不入;虽有力,击之弗中。大王独无意邪?宋王曰:善。此寡人之所欲闻也。惠盎曰:夫刺之不入,击之不中,此犹辱也。臣有道于此,使人虽有勇,弗敢刺;虽有力,弗敢击。夫弗敢,非无其志也。臣有道于此,使人本无其志也。夫无其志也,未有爰利之心也。臣有道于此,使天下丈夫女子莫不欢然皆欲爱利之。此其贤于勇有力也,四累之上也③。大王独无意邪?宋王曰:此寡人之所欲得也。惠盎对曰:孔墨是已④。孔丘、墨翟无地而为君,无官而为长,天下丈夫女子莫不延颈举踵而愿安利之⑤。今大王,万乘之主也,诚有其志,则四竟之内⑥,皆得其利矣。其贤于孔墨也远矣。宋王无以应。惠盎趋而出。宋王谓左右曰:辩矣,客之以说服寡人也⑦。

    【注释】

    ①惠盎张湛往:惠盎,惠施之族。惠施,战国时宋国人,曾为魏国宰相,善辩,与庄子善。宋康王《吕氏春秋顺说篇》高诱注:康王,宋昭公曾孙,辟公之子,名侵,立十一年,僭号称王。四十五年,大为不道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列子简介 >列子目录 > 黄帝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