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实事求是 反对浮夸指标
53年开始搞计划时,强调学习苏联的、反对英美的,这是对的。但是,英美的也并不全是错的,也有一部分是对的(按:当时能这样提问题,是够大胆的)。我们根据中国的实际,提出来工农业并举,大中小并举,中央和地方并举等都与苏联不同,但苏联也有好的东西。……十大关系本质上反对教条主义的。”
“过去计划编制自上而下,有神秘化。现在计划工作走群众路线,也需要综合平衡。”
“对一个问题来说,没认识之前,怀疑是必要的,怀疑就是思考,就是想一想。”
“有争论是好的,这种气氛好。争论要展开,就事论事,技术性的,有时也是政治性的。政治观点与业务观点要结合起来看。”
“教条主义首先还不在于表格、指标的多或少,首先是在于对国情合不合适,不切实际就不对;切合实际的,即使照搬照抄,也是对的。”
“一切问题决定于我们下去,在实践中解决怎么搞法。”
贾拓夫在计委党组扩大会上还提出:“在当前这样一个情况下,计划工作怎么办?总路线如何体现在我们的计划工作上?可不可以搞一个计划工作的‘总路线’?这个‘总路线’是否应该包括以下12点内容:
“1.必须以党的总路线为依据;
“2.以工农业生产和建设为主要内容,而同时又照顾到国民经济各方面的配合;
“3.政治经济技术密切结合并以政治挂帅;
“4.以自下而上为主,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
“5.积极的互相促进的平衡;
“6.长期和短期相结合;
“7.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双轨制;
“8.既鼓足干劲,又留有余地的两本账;
“9.分级管理,逐级平衡;
“10.抓两头,带中间,平均先进定额;
“11.检查计划,一年抓四次;
“12.必须依靠党委的直接领导。”
从以上这些问题和意见中,可以明显地感到,贾拓夫在当时的条件下,还是竭力想在总路线的精神下,从国民经济的全局考虑,求得相对的协调和平衡,希望在热气空前高涨的氛围中,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避免可能出现的片面性;在尊重群众和群众运动的同时,也尊重和探求规律性的因素;在打破常规、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同时,也寻求计划工作的一定规范,以使有所遵循。一方面要跟上形势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企望不出现难以把握的倾向。他是在从事国民经济计划工作综合平衡的同时,在思想观点和具体方法上也设法寻求平衡。当今,凡经历过1958年大跃进的人,很容易理解贾拓夫那时的良苦用心。
大跃进的热潮势不可挡,越鼓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头脑越来越热,政治气氛越来越浓,人们争当“促进派”,都怕戴“保守派”、“促退派”的帽子。于是指标越报越高,浮夸越来越重,情绪也越来越激昂。站在掌握整个国民经济全局的国家计委,要求得协调和综合平衡,尽力保证这部庞大的经济机器既高速度运转,又不崩溃,就像超速行驶的列车要让它不出轨,也像遇到狂风暴雨的航船还要继续破浪鼓帆一样,真是一件极度困难的事情。作为主持计委常务工作的贾拓夫,就是处在这样一种激流险滩之中,位于矛盾的交叉点上。他是领导者,又是从事实际工作的。他要看清方向,跟得上潮流,又不能不面对和处理实际问题。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问题的碰撞,日子真是难过得很。参加革命工作30多年来,似乎从未碰到过如此复杂的局面,而现在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处在接触全局、其工作更影响全面的地位,无论如何也要尽心竭力,力图适应和把握。而这种适应和把握,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