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续笔·卷六
至景帝即位后,卫绾仍为中郎将。七国之乱时,卫绾受封为侯,因他寡言敦厚,所以仍得景帝赏识。到武帝继位后,行激进政策,所以很快罢免了他的官职。
③罢:罢免。
④奏可:汉武帝准许了他的奏疏。
⑤对:对答,回答汉武帝的提问。
⑥善:青睐,喜爱。
⑦擢:擢升,提拔。
⑧董仲舒: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使儒家学说得以发扬光大之人。景帝时董仲舒担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董仲舒提出自己的基本学术主张,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采纳。此后,儒家学说盛行几千年,成为人们立身行事的准则。出:出现,脱颖而出。
⑨策问:古时采用对答形式考试的一种文体,以经义、政事为主,帝王以此来选拔人才。
⑩籍田:公田。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
劝孝弟:劝勉大家要孝顺父母,尊敬兄长。
冠盖相望:形容政府使者往来络绎不绝。冠盖,指官员的冠服和车盖,代指官员。相望,互相看得见。
孤独:孤寡可怜之人。
尽思极神:竭尽心思,集中精神。
阴阳错谬:阴气与阳气交错。
必非:一定不是。
【译文】
汉武帝建元元年,汉武帝刘彻下诏,命朝廷大臣推举贤能、正直、敢于直言相谏的人士。丞相绾上奏说:所推举的贤良之才,在回答皇帝问题时,有的引用申不害、商鞅、韩非、苏秦、张仪这些人的话,惑乱朝政,请求皇上都不要重用他们。汉武帝同意了他的上奏。当时,全国参加考试回答汉武帝所提问题的有一百多人,汉武帝唯独喜爱庄助的回答,就提拔他为中大夫。六年之后,正是汉武帝元光元年,汉武帝又下诏推举良贤人才,于是董仲舒等人脱颖而出,得以重用。《资治通鉴》上说董仲舒是建元元年参加的汉武帝选拔人才的考试。按照汉武帝所出试题中所说:我每年春天都要到田地里看望耕地的百姓,勉励大家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尊崇有品德的人,派出许多官员,慰问有功劳的人,抚恤孤寡的人,为此竭尽心思,全力以赴。董仲舒回答说:阴气与阳气交错,大气团充塞,芸芸众生,少事干,黎民百姓未能得到周济。可见,这并非是汉武帝即位那一年,即建元元年开始的。
戊为武
【原文】
天干戊字只与茂同音,俗辈呼为务,非也。吴中术者,又称为武。偶阅《旧五代史》梁①开平元年,司天监上言日辰②,内戊字请改为武,乃知亦有所自也。今北人语多曰武,朱温父名诚,以戊类③成字,故司天谄④之耳。
【注释】
①梁:后梁。
②上言日辰:向皇帝上书解说历法。
③类:肖,像。
④谄:谄媚,奉承。
【译文】
在天干中,戊字只和茂字同音,一般的人把它读成务这个音,这不对。吴中术士又读成武这个音。我有次偶然阅读《旧五代史》,看到上面说,后梁太祖开平元年间,司天监上书皇帝陈说历法,请求把天干中的戊字改用武,我才知道戊读作武是有其原因的。现在北方人大多读武这个音,后梁皇帝朱温的父亲名字叫朱诚,戊字像成字,所以司天监才上书要求把戊字改用武字,以阿谀奉承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