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容斋续笔·卷六
的馈赠,也达好几万。当时的舆论认为,自古以来卖文章发财的,没有人比得上李邕。所以杜甫有诗说:干谒满其门,碑版照四裔。丰屋珊瑚钩,麒麟织成罽。紫骝随剑几,义取无虚岁。又有《送斛斯六官诗》说:故人南郡去,去索作碑钱。本卖文为活,翻令室倒悬。大概是讥笑他的。韩愈撰写了《平淮西碑》,唐宪宗把石本赐给了韩宏,韩宏便寄了五百匹绢给韩愈,以示谢意;韩愈给王用写碑文颂辞,王用的儿子给韩愈送去了鞍马和白玉带。刘义拿走了韩愈的几斤金子,并说:这是吹谀坟墓中的人所得到的,不如送给我刘某人作寿礼。韩愈没法阻止他。刘禹锡给韩愈写的祭文中说:你韩公有盛名,官位封侯,事迹应记在石碑上,现在铭记在墓碑上,一个字的价格,就载运金钱堆成山。皇甫湜给裴度写了《福先寺碑》文,裴度赠送给皇甫湜许多车马和绸绢,皇甫湜很气愤地说:碑文有3000字,一个字值三匹细绢,为什么给我这么少的东西?裴度赶快赔着笑脸又送了5000匹绸绢作为酬谢。唐穆宗下诏书命萧俯为成德的王士真撰写碑文,萧俯推辞说:王士真的儿子王承宗没有什么事迹可写的。再说写好进呈朝廷之后,按照惯例应得到赐物,如果勉强接受了它,那就不是我平生的志向了。唐德宗答应了萧俯的请示。唐文宗时,长安(今陕西西安)城中争着为别人写碑文,就好像市场上做买卖一样。如果有大官死了,他家门前就如同市场一样,要求为死者撰写碑文的人争来争去,高声喧闹,这连死者的家人也做不了主。裴钧的儿子,携带一万匹细绢到韦贯之家中索求碑文,贯之说:我宁愿饿死,也不忍心这样做。白居易在《修香山寺记》中说:我和元微之是生死之交的朋友,微之临死时托我给他写碑文,事过不久,元家的老人说要将他家的奴婢、车马、绫绢、银鞍、玉带等价值相当于六七十万两白银的东西送给我,作为我写碑文的报酬。我想起平日和微之的交情,认为这些礼物不应该接受,元氏家前后送来多次,最后不得已而收下,施舍给香山寺。这些利益功德,应当归于元微之。柳玭的书法很好,他从御史大夫贬为泸州刺史,东川(今四川遂宁)节度使顾彦晖请他给自己书写德政碑碑文。柳玭对他说:如果赠送给我财物作酬谢,我就不能答应你的请求。

    宋朝仍然存在这种风俗,只有苏轼很少给别人写碑文,只给五个人写过,而且还是因为这五人德高望重的缘故,这五个人是富弼、司马光、赵清献公、范镇、张方平等人。此外赵康靖、滕元发二人的碑文,还是代张方平写的。苏轼任翰林学士时,皇帝诏令他给同知枢密院赵瞻写碑文,苏轼也推辞不写。曾子开与彭器资是挚友,彭器资死后,曾子开给他写了碑文,彭器资的儿子送给他金带绢绸作为酬谢,曾子开推辞再三,说:这篇碑文乃是尽朋友之情义而写的,如果你送给我钱物,那么这就不是你对待你父亲挚友的方式了。彭器资的儿子听了很不好意思,赶紧收回了东西。这篇碑文现在还藏在他家中。

    汉举贤良

    【原文】

    汉武帝建元元年,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①。丞相绾②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③。奏可④。是时,对⑤者百余人,帝独善⑥庄助对,擢⑦为中大夫。后六年,当元光元年,复诏举贤良,于是董仲舒等出焉⑧。《资治通鉴》书仲舒所对为建元。按策问⑨中云:朕亲耕籍田⑩,劝孝弟,崇有德,使者冠盖相望,问勤劳,恤孤独,尽思极神。对策曰:阴阳错谬,氛气充塞,群生寡遂,黎民未济。必非即位之始年也。

    【注释】

    ①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汉武帝下诏,命令荐举贤能、良善、刚直、敢于直言进谏的人。

    董仲舒②丞相绾:卫绾,早年跟随汉文帝,护驾左右,因谨慎小心,为文帝喜爱,任中郎将。及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容斋随笔简介 >容斋随笔目录 > 容斋续笔·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