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讲义(附亲闻记)
何以执妄,由有种种颠倒。如凡夫非常计常,非乐计乐,非我计我,不净计净,此四荣颠倒也。二乘常计无常,乐计非乐,我计无我,净计不净,此四枯颠倒也。颠倒即是无明。一切众生,包九界而言。世间六凡,有枝末无明。出世三圣,有根本无明。无明未断尽,即不免轮回。犹如迷人二句,喻颠倒也。一方差,则方方差,迷之为害大矣!认四大为身,六尘缘影为心,此无人不颠倒者。世尊大悲。故就执病最深现前易见处,特特拈出。试问博地凡夫,那一刻那一念,离开四大尘影之妄执者,所以轮转生死不息也。悲夫!或曰:如果离开,岂非同死人一般乎?古人云: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正要你死过一番,方能离幻,方能了生死。然世人一生奔走衣食,如何做得到。要须得过且过,得放下即放下,时时从身口意做功夫。身礼佛,口念佛,心观佛,三业清净。虽未能即断无明,而时时观照,庶几渐证清净觉相耳。

    壬二喻显妄执

    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讲】目指清净眼,喻本觉真智。病指白翳赤眚,喻根本无明。病目者,有病之目也。目既有病,则所见不真,喻众生妄见。空指晴明空。月指清明月。空本无华,月亦无二,皆喻本觉真理。第以目有眚翳,因病目而见空有狂华,天有二月。狂华喻四大为身。二月喻缘影为心。殊不知身心皆属妄境。惟妄见有见,真见无见。妄心有知,真心无知也。何以故?以理智不二,心境一如故。

    【记】空中华,身相也。第二月,心相也。

    壬三结示应征

    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

    【讲】空实无华句,举空华摄二月故。意谓本觉性中,惟如如智及如如理。所谓智亦如,理亦如,一如无二如。喻如净明眼,见晴明空,唯有晴虚,迥无所有。那有四大之身相,缘影之心相。今所以有此身心者,因无明妄见而有。大似空华二月,因病目似见而有也。故曰病者妄执。由妄句,是重牒上句。谓病目起似见,妄执华月,是空中实有。此人已惑虚空之性矣,以空性无法可当情故。非惟,犹云不但。谓此人不但惑空之性,且更有甚焉者。故云。又复迷虚空实有华生之处,意显因无明妄见,执此身心二相,是真性中实有。而不知真性中惟有如智如理耳。更有迷之甚者,不但迷真起妄,而又将妄作真。迷惑妄元。言实华生处,喻诸妄之根元也。妄元指无明,以无明为身心之根故。上来惑空性,是迷真体。迷生处,是惑妄元。迷真体则不能修真。惑妄元则不知断妄。所以生惟糢糊而生。死亦糢糊而死。一念善天上人间,一念恶地狱鬼畜。故云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末句结成。

    【记】讲义已明,勿待赘言。

    辛二执能变成轮

    壬一明无明无体

    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

    【讲】无明为能变。身心为所变。所变虚妄,上已分明道破。能变虚妄,恐犹未了,今且先明无体,故云非实有体。以迷时似有,觉则元空,故借梦物以显无体也。

    【记】变者变现之意。譬如迷心变识。心为能变,识即所变也。此科能字及上科所字,皆就生灭门不觉义边说。上科所变,指妄身妄心。此科能变,即指无明。无明是根本,身心是枝末。由根本而生枝末,由无明而生身心。然无明无体,实不能生,不过有变现耳。如以一巾幻作一兔,俨然兔也。然特由巾变出,岂由巾生出哉?无明变现身心,亦复如是。于此不执,即无轮回。盖最初无明,是依他起性。执之则为遍计执性。遍计,惑也。由惑而造业,造业故受轮回之苦。若其无执,即无惑。无惑,即不造业,即无轮回之相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圆觉经简介 >圆觉经目录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讲义(附亲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