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述要
界净既是觉心不动,云何可得?所以若有人欲永断劳虑,‘得’法界净。便是有所得心,住著心。故曰即彼净解,为自障碍。
故于圆觉而不自在,不能证得也。此名凡夫随顺觉性。凡夫者,除惑证真总是迷也。因为圆觉妙性,清净不动。
善男子。一切菩萨见解为碍。虽断解碍犹住见觉。觉碍为碍而不自在。此名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
善男子!一切菩萨,此言地前萨。见解为碍,虽断解碍,犹住见觉,觉碍为碍,而不自在。
非是有劳虑可断,亦非有法界净可证。非是生死以外另有涅槃,涅槃以外另有生死。而是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何以故?因为生死无性即涅槃,无性随缘现生死。
今地前菩萨,见有净解可得,有净觉可见,于是反成障碍。故曰见解为碍。所以为碍者,是其有所得心也。所以虽断解碍,犹有住著。以致觉其解碍的‘觉’,复为障碍,而不自在。
其不知所谓‘觉’者,即无自性也。以觉无自性,随缘方能知一切法。如果觉有定性,定性当不能随缘,不能随缘,云何分别一切?既然觉无定性,云何有觉可见?故曰觉碍为碍,而不自在。
此名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
善男子。有照有觉俱名障碍。
何故有照有觉俱名障碍?因为有照有觉,即是有所得心,分别心,取相心,障碍心。故俱名障碍。
是故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譬如有人自断其首。首已断故无能断者。则以碍心自灭诸碍。碍已断灭无灭碍者。
常觉者,横遍竖穷,无欠无余,无所觉,无所不觉。所以说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因为常觉,离能觉所觉故。如果有所觉,有所不觉,不为常觉。以其不圆满故。
以下是以譬喻说明。譬如有人自断其首,其首已断,其人亦死,故无能断者。此与钻木取火,火出木烬的道理一样。
则以碍心自灭诸碍者,犹以幻除幻,诸幻尽灭,觉性不动也。故碍已断灭,无灭碍者。因为灭碍之觉,亦为障碍。既然碍已断灭,故亦无灭碍之觉也。
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
修多罗通指佛之言教。教不能无理,理不能无教。教无理则不立,理无教则不明。故教以理立,理以教明。诠理之教,犹标月指。
标月指者,以指指月,欲令见月,非令取指。佛立言教,欲令得理。若人得理,文可忘矣。如果寻文觅句,死于文下,佛诃为如狗逐块。
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
如果有人因指而见月,则知标月之指非月也。犹人见理而后,便知诠理之教,毕竟非理。所以吾人学教,应因文解义,不可执文害义。
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此名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
一切如来者,三世诸佛也。三世诸佛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如标月指也。此名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登地菩萨已见法性,故能如是随顺圆觉性也。
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
以一真法界,无有二法,一切诸法皆归一真法界。故无性随缘现诸法,诸法无性归一真。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则理不碍事。一切即一,则事不碍理。理不碍事,故无分别而分别。事不碍理,故分别而无分别。
一切障碍、得念失念、成法破法、智慧愚痴、菩萨外道所成就法、无明真如、戒定慧及淫怒痴、众生国土、地狱天宫、有性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