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述要
满菩提性无取亦无证无菩萨众生
觉与未觉时渐次有差别众生为解碍菩萨未离觉
入地永寂灭不住一切相大觉悉圆满名为遍随顺
末世诸众生心不生虚妄佛说如是人现世即菩萨
供养恒沙佛功德已圆满虽有多方便皆名随顺智
菩提者,即圆觉也。故曰圆觉菩提性。
既然圆觉无取无证,无分菩萨众生。故众生求解,反为障碍。菩萨见解,亦为障碍。入地菩萨见法性故,分别心方始寂灭。
皆名随顺智者,谓随顺圆觉。
于是威德自在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分别如是随顺觉性。令诸菩萨觉心光明承佛圆音。不因修习而得善利。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门。随方来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萨庄严佛国及成菩提非一方便。唯愿世尊。广为我等。宣说一切方便渐次并修行人总有几种。令此会菩萨及末世众生求大乘者。速得开悟游戏如来大寂灭海。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佛圆音一演,佛唯说一佛乘法。而众生机有利钝,得解不同。如来说圆觉了义,在会顿根菩萨,闻法即悟,不必因修习而得善利。但钝根之人,不假修行,难得善利。故请佛宣修习方便。
先举譬喻,后以法合之。譬如大城,四方来者,非止一路。
菩萨庄严佛国,及成无上菩提,亦复如是,非一方便。愿佛广为宣说,修习方便渐次有几。能修行人,有几种人。令此会菩萨,及末世众生求大乘者,闻此修习方便渐次,能速得开悟,游戏如来大寂灭海。
游戏者,所行无碍也。谓于如来妙圆觉,悟入无碍也。威德自在菩萨,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威德自在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菩萨启请,如来允说,师资缘合。
善男子。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出生如来。与一切法同体平等。于诸修行实无有二。方便随顺其数无量。圆摄所归循性差别当有三种。
无上妙觉者,即大圆满觉也。此大圆满觉,竖穷三际,故曰无上。横遍十方,故曰遍诸十方。圆觉妙性,横遍竖穷,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故出生十方三世诸佛,及一切法,以圆觉妙性,一即一切故。与十方如来及一切法,同体平等,因为一切即一故。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同体平等,是一法界。于一法界中,无诸分别。故于诸修行,实无有二。但以方便随顺众生之根机,则其修行方便,乃有无量差别。
此所谓法本无二,机有差别也。若将这无量差别之修行法门,圆摄所归。圆摄所归,即归纳之。将无量法门归纳起来,随顺众生之根性,当有三种。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
将无量修行法门归纳之,则有三种。曰奢摩他,曰三摩钵提,曰禅那。奢摩他译为止,谛闲大师以天台止观解之,谓奢摩他即三止──体真止,方便随缘止,离两边分别止。三摩钵提译为观,天台三观──入空观,入假观,中道第一义观。禅那即止观不二。这是谛闲大师,依天台三止三观解释之。现在我们直接看经文。
若诸菩萨,悟净圆觉。
若悟净圆觉,便可得正住持,不堕邪见。得正住持不堕见,方能修习三种方便。故修习三种方便,均须先悟净圆觉。
以净觉心,取静为行。
得净觉心,则具正知见。具正知见者,于一切法心无所住也,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也。心不随境转,名取静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