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笔记(黄念祖居士讲述)
他。大夫的医术不精,就要给人开方,你庸医杀人哪。或者你不杀人吃完了他有后遗症,这个病好了那个病来了
底下又是夏老师的话:“深般若的深字要注意。众生浅思,不深他不能入门。不圆发三心,他不是佛教徒。”我解释一下,所以佛教徒不好当,就这有个要求嘛,你得圆发三心,哪才是佛教徒啊你不圆发三心,你不能算入门哪,你不是佛教徒啊。你组织上入党,思想上不入党啊。你组织上参加佛教了,思想上不是啊。圆发三心,三心者,直心,深心,大悲心哪。
底下又是夏老师的话;“三心者,一是直心,直中也有方便,不得其直也造业,无般若也不行;二是深心,不能停在表面,深心也离不开般若;三是大悲心,无般若也不能解决问题。”就解释,要圆发三心是哪?第一是直心,直起直用,(正念证入法义)。夏老师说,直中也得有方便,你就直起直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拐弯,你这里头有时也搞出错误等等的,有障碍;深心就不能停在表面,要深入,都是简单的解释,这也不能离开般若,没有般若你钻不下去;大悲心,要普度一切,没有般若也不能解决问题,这个就没有很多详细的解释。圆发三心哪,圆发三心就是发菩提心哪,这个发菩提心我们还是应当很好地注意,《无量寿经》里头,往生的人都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所以有人只注意在我怎么念得好,却没有去检查我的发心到底发没发,发得够不够,结果是两道题目,你一个题目,没有分,这道题目得一百也考不取呀,就是这样。
底下是夏老师所说,“三心未发信非深”哪,这个三心你没有发,你的信不是真信哪,“故不能称为佛教徒”,你信得不深嘛,所以不能称为佛教徒。底下夏老师说,“三心都不能离开般若,能行深般若,则照见五蕴皆空。应知是用照,不能用想,照是智慧,不起分别,如镜。”先到这儿。我们要行深的般若,行深的般若波罗蜜时照见五蕴皆空啊,照这样,不是行深的般若,你就不可能照见五蕴皆空,这里用这个照字,很重要啊,那是照不是想啊,为什么咱们也能讲《心经》,也能讲得头头是道,咱们没度一切苦厄,不就是因为咱们这是想啊,不是照啊,照是智慧啊。打个比方来说,他不分别照见这东西,象镜子一样,这个跟咱们照相机的底片不是回事了。照相机的底片,照一回就不能再照了,它留下痕迹啊;镜子呢,谁来都可以,来三个人出三个人,来五个人出五个,张三走了,李四走了,张三再回来又出张一,不起分别,不留痕迹而清清楚楚,麻子就是麻子,是不是?胖子就是胖子,有胡子就是有胡子,多一根也不会多,少一根也不会少。所以这个照,通过镜子的作用,镜子当然是个很好的比方,所以我们对于一切事情要象镜子就好了。
底下就是夏老师的话:“如何用照?”既然如此,咱们来用照啊,怎么来用照啊?夏老师底下又说了:“太未虫能缘一切,唯除火焰。妄想无孔不入,独不能缘般若。起心即错,动念即乖,故不能用想。”所以这就是佛的伟大了。太末虫,末是微末,极微末的虫是什么呢?咱们叫细菌哪,细菌还不是极微末?细菌那儿都能呆啊,那儿没细菌哪?到处有细菌,种种的细菌。独不能在火焰上呆。咱们这儿有大夫,大夫都知道扎针,过去最原始的消毒办法,就是张三扎了针,把那个针在火上烧一烧,然后就给李四可以扎了,这就是消毒因为针扎了有种种细菌,火上一烧,细菌就消灭了,不能在火焰上生存。所以太末虫哪儿都能呆,就是不能在火焰上呆;咱们众生的妄想是无孔不绿,那是没有地方不能呆的,就是不能呆在般若上。这一点咱们要信下来了。所以有人看了点经,看了点什么,以为我这就是了,你这就是跟释迦牟尼抬杠啊,你还是在用想,你不是用照,真实的般若,你的这个想是永远达不到的。那请死了心吧。如果你认为是达到,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