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要释(斌宗法师讲述)
的业果;颠倒妄想是生死的业惑;涅槃,三菩提是解脱的结果(涅槃能断一切烦恼生死是断果。菩提能成就一切福德智慧是智果)。既无生死业因(挂碍),自然永远解脱(究竟涅槃),而证无上佛果(三菩提)。

    【余论】或曰,前文说空不异色,空即是色,明明有而非空;次云空中无色无智无得,明明空而非有;现在又说菩萨证涅槃,诸佛得菩提,那不是翻来覆去的空而不空,不空又空的一种环环转的说法了吗?忽有忽空,忽空忽有,怎能不教初步学佛的人不生误解而疑佛法为戏论的呢?这却也莫怪其然,因为他们不了解般若真空实义,未领悟中道圆融之理,对这空有之说,没有正确的认识,彻底的明了,就难免要发生唐突了误会。不知空指真空,不是小乘的偏空,更非外道的断见空;盖真空不空,所以缘起之诸法宛然。有指妙有,不是凡夫之妄计有,也不是外道之常见有;盖妙有非有,所以因果万法一如。不有不空,亦有亦空,即中道义。如能懂得到这点佛法的中道观,自然就不发生误解。佛法的中道理论确有它独到的长处,诚非初入门的人所能窥见其奥妙者。

    佛陀教化众生都有所谓对机说法,应病与药的一种观念为大前题。中观论云: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于空,诸佛所不化。金刚经也说: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就此便可理解了。因为凡夫著有,所以说空对治之,有病既除,空亦当遣,否则同是一种毛病(著空),这与逃峰趣壑的痴呆行动还有什么差别呢?要之,当能不取于有无,同时又能不舍于有无,这才算为中道妙理圆融的恰到好处!

    须知此部心经,它所发挥的若观,若境,当体无非即空、即假、即中。故对于著有者则用空观破之,执空者则用假观破之,执二边者则用中观破之。处处圆融总不离乎一心三观,一境三谛。谛即实相般若,观即观照般若,境即文字般若;不一不异也。中道第一义谛,即在不执而已矣。谈到佛法执之则事事隔碍,融之则法法圆通。肇公般若无知论云:至人,处有而不有,居无而不无。又说:有为虽伪,弃之则佛道难成;无为虽真,执之则慧心不朗。真至语名言也。

    佛陀确已证到上面所说的圆融中道境域,所以能够和光同尘,周旋十界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吾人如能真实体会中道圆融道理,那末,泯心存境有可也,泯境存心空亦无不可;心境双存亦有亦空可也,心境双泯非有非空亦何尝不可呢?

    世有一般狂妄自欺不重实行实证之人空谈阔论,执理废事,开口不是一切皆空(到底空些什么),便是即心是佛(究竟怎么叫做佛),讥持戒为愚痴,说礼佛是多事,未证为证,自误误人。这是多么可怜的啊!像这样人还有与他谈般若真空,中道妙理的余地么

    【合释】不仅菩萨们依了般若,而获到究竟涅槃;就是现在、过去、未来的三世诸佛,在因地中亦莫不同样的依此般若胜妙法门修行,而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圆满佛果呢。

    戊二明诸佛得智果竟(丁四证果文竟,至此乙初显说般若文完)。

    乙二:密说般若分二─丙初:出名叹益。丙二:正说咒语

    今初:出名叹益

    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预释】此下是密说般若。如来说法利生有显有密。经典中明说道理以示人之修持者谓之显教;不事解释,唯加持功用的谓之密言。显说即经文,密说即咒语,如下文揭谛,揭谛。所谓经显义理,咒宗秘密;义理可以阐释,秘密不可解说。总之,显说是以言语文字阐发道理,令人闻而启悟,依法修行而获益开发智慧,灭除烦恼障。密说虽不可明示于人,而其中为诸佛菩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介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目录 > 要释(斌宗法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