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方便品第二
小乘人得少为足,以为证了初、二、三、四果就是究竟而不再求进步,所谓止于「化城」。为了度化根机较浅的声闻缘觉,佛陀在第七品中,引「化城」之喻,遂为五百弟子授记。
二乘人虽然费尽苦行功夫,及修持种种苦行而达到阿罗汉果位,但却未能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只算一个自了汉,只能自利而不利他。因此,佛陀再开权法,说明以前所讲的道理不是最彻底的法门,所证得的圣果,更不是最究竟圆满的。应该回小向大,从小乘而入大乘,即是要行菩萨道,修六度万行大乘菩萨度人法门。先把这个方便权法破了,方能显出真实的道理,这叫「方便品」。
「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当尔之时,人天之尊,从无量义处三昧,安详自在而起。此意谓佛陀是那麽从容自在的出定,反观我们众生,才坐了不久,就觉得腰酸腿痛,于是把腿伸一伸,将腰挺一挺;或者提提头,摇一摇背,这些都是不自在之表现。
人必须要修道,不修就没有道,要修才有道。可是,你不修道,什麽问题都没有。一旦你开始修道,问题就接踵而来。为什麽会有问题?这都是在宿世所作所行,有种种差别的因缘,其中所欠下的帐目更是繁杂而不清楚。有了这种种纠缠不清的因缘,所以令生刚要修道,魔王就来讨还宿债,造诸逆境,令你生起烦恼而退却菩提心。在末法时期的人,瞋心极重,故常生烦恼心,对人纵使没有烦恼,对物却容易起烦恼,不但对畜生、鬼神生烦恼,甚至对菩萨对佛也发脾气,最後对著自己也发脾气!这是因为往昔在因地时,无明太多烦恼太重,造诸糊涂业障,今生才会有种种烦恼障碍现前。
有些人在修行时,发愿说不生烦恼心。谁知不说此愿时还好,一发愿後,烦恼马上就跟著来。这是什麽道理?譬如,在学校,学生必须经过考试,合格了方能升学。修道亦复如是,要经得起「魔考」,才能做到难忍能忍,难受能受,难行能行,能吃人所不能吃,乃至于能做人所不能做的,这才是修道人的本份。
「告舍利弗」:舍利弗为声闻众中智慧第一。他能在八天内通达一切法藏。舍利弗在她母亲腹内,已能把他辩才无碍的舅父驳倒了!就因为他有大智慧,能深信一切法,故在此品之中佛以他为当机者。文殊师利菩萨是诸菩萨中智慧第一,舍利弗只是权教的智慧第一,换言之,是小乘人中智慧最高者。
「诸佛智慧,甚深无量」:无量;即无数无量,佛智慧是莫测高深,深奥难解,故言其智门,二乘人难解难入,不易明了。二乘人即声闻、缘觉。缘觉者,即生在有佛出世的时候。他修十二因缘而悟道,故名缘觉。若生在无佛出世的世界,而能自己修行,春观百花开,秋睹黄叶落,明白天地间生生灭灭无常的道理,顿时悟道者,名为独觉,证果後又名辟支佛。
声闻即是修四谛法而证果。四谛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修四谛法而证果者,名为声闻。修十二因缘而证果者,名缘觉。他们虽然是小乘法中之圣人,但是,对于佛的大智慧,他们未能深入明了。「所以者何」:为什麽他们不知道?
佛之所以成佛,皆因「佛曾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供养恭敬,善习百千万亿诸佛,是一个无量功德的法门。而佛教中之法门更是无数无量。可笑的是我们学了一点皮毛上的功夫,就自以为获得了佛法的全部,简直是坐井观天!或者,仅仅看了几本佛教的书籍,就说:「哦!我已懂佛法了。」这就太不自量力!把佛法看得太简单、太平常。尤其是一些人,根本都没躬行实践,却斗胆「上台」讲经,这简宜和骂人是没两样!既不自利,又不利他,尽讲些似是而非的糊涂道理,指鹿为马;以鬼当人,把人当鬼;将黑作白,是非莫辨。若别人发出疑问时,他们就和人打机锋,说:「我也没看过这本书,也不懂其中的道理,你自己参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