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卷二 譬喻品第三
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如彼诸子。为求牛车出于火宅。

    若有众生,从佛闻法,心生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求知一切世出世法之智,「佛智」是一般众生所不能有的智慧,「自然智」、「无师智」,皆为佛之大圆满觉的智慧。「如来知见」,如来知是一切种智,如来见是佛眼。「力」是十力,「无所畏」是四无所畏。佛发大慈悲心为怜愍安乐一切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众生,名大乘菩萨,所以名为摩诃萨。「如彼诸子为求牛车,出于火宅。」

    舍利弗。如彼长者见诸子等。安隐得出火宅。到无畏处。自惟财富无量。等以大车而赐诸子。如来亦复如是。为一切众生之父。若见无量亿千众生。以佛教门。出三界苦怖畏险道。得涅盘乐。

    佛谓舍利弗尊者,释迦如来如大富长者一样,见诸子(三十子、五百人)得姒安隐出离火宅,长者既然拥有财富无量,便平等地赐予诸子大白牛车。正如佛见无量众生因闻佛法而能信受护持,便离三界之苦。三界无安,在三界内,险道满布,而佛能使众生出离并得常乐我净之乐。

    如来尔时便作是念。我有无量无边智慧力无畏等。诸佛法藏。是诸众生。皆是我子。等与大乘。不令有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是诸众生脱三界者悉与诸佛禅定解脱等。娱乐之具。

    释迦如来那时作如是想,我有无量无边智慧——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诸佛法藏」如四谛、六度、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等。是诸众生,皆是我子,均平等赐予大车。「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不落偏空之理。使诸众生脱离三界,予之佛乘禅定解脱三昧,解脱等快乐以作娱乐,从中可得乐趣无穷。

    皆是一相一种。圣所称叹。能生净妙第一之乐。

    「一相」即实相,实相代表三德之一的法身德。前面已详细阐明三十七道品、六度、四谛、十二因缘,现在以三德结束譬喻品,故说皆是一相,亦即是实相。实相是无相无所不相,一切有相是从实相而来,真空即妙有,妙有即真空,实相是佛的法身德。「一种」即一切种智,是般若德。「圣所称叹,能生净妙第一之乐。」是解脱德,此法乃为诸佛赞叹者,能生清净微妙之乐,离一切苦即得解脱。

    舍利弗。如彼长者。初以三车诱引诸子。然後但与大车。宝物庄严。安隐第一。然彼长者无虚妄之咎。

    佛谓舍利弗尊者,佛如大富长者一样,初以方便法门说有羊车、鹿车、牛车置于门外,诱骗诸子出离火宅,到安隐处,大长者财富无量,各赐予大白牛车,车有众宝庄严饰之,安隐第一,各人既得大车,是故长者并无说谎。

    如来亦复如是。无有虚妄。初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脱之。何以故。如来有无量智慧力无所畏。诸法之藏。能与一切众生大乘之法。但不尽能受。舍利弗。以是因缘。当知诸佛方便力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如来世尊亦如大长者一样,以方便权巧之法,引导众生,初说声闻乘,继而说缘觉乘、菩萨乘三乘来引导众生。三藏教属声闻乘,别教属缘觉乘,圆教属菩萨乘。最後才说法华经实相妙理,圆顿法门,是大乘妙法,度脱众生。何以故?佛本有无量无边智慧,有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等,又有十力、四无所畏、一切法门,开始已可赐予众生大乘法门,可是,非一切众生皆能接受。如初说华严经,二乘人有眼不见卢舍那,有耳不闻圆顿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如聋如哑,不但不能接受,对其中道理,彼等亦不能通达。

    有些人在想,二乘况且不懂华严经,吾人根性还不及二乘人,又如何领略华严经呢?佛初成佛时,世界上根本没有佛,所以人不能接受太深奥的道理。现在一切人都知道有佛法了,晓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法华经简介 >法华经目录 > 卷二 譬喻品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