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譬喻品第三
「蜣蜋诸虫,而集其上」:「蜣蜋」是活在牛粪中的一种虫,牠活在粪便中怡然自得,甚至以粪便供佛,但因为诚心可嘉,佛亦慈悲接纳。由于牠能供佛,来生得以转生为人,可是宿世业障深重,就算生得人身,只可作聋残闇哑等下贱人。蜣蜋聚居在粪堆中,若你想把牠搬到香油缸中,即不能适应而死。我们人学习佛法,要学真正的道理,不可像「蜣蜋」活在粪便中,仍不知醒觉。
「狐狼野干」:「狐」即狐狸,中国人对狐狸精都耳熟能详,狐狸精能使人意乱情迷。中国人常以狐狸精譬喻坏女人,常诱惑男人。狐狸天性多疑,初冬水结薄冰,狐狸走于冰上,每走一步,听一听,若无声音即冰已坚固到可以走于其上,故说狐狸多疑。「狼」性凶残,形状如狗,狼能吞噬一百斤的猪。当我在南京的空青山住时,一夜,从龙潭归途中,遇见一群狼,牠们沿途跟著我,但并没有向我袭击,我便为牠们授皈依,所以我的弟子中,亦有二十多头狼弟子。「野干」是狐狸的混种,狐狸已够聪明,牠比狐狸更聪明,住于悬崖或高树上,行动时郁是成群而出,并且发出特别的怪聋,使人闻声丧胆,其他兽类也不敢接近。
「咀嚼、践踏」:「咀嚼」,有少量食物时慢慢咀嚼。「践踏」,有大量食物时,不知爱惜加以践踏。我们对物件应珍惜,否则,本来多也会变少。
「哜啮死屍,骨肉狼藉」:用手扯开死屍大嚼,狼吃东西後一片狼藉,到处都肮脏污秽。
「由是群狗,竞来搏撮」:狗群亦来争食骨肉,你争我夺,互不相让。
「饥羸慞惶」:不懂佛法为「饥」,法身不圆满为「羸」,一般未闻佛法的人都可谓之「饥羸」。
「处处求食」:狗群互相争食骨肉,譬喻五钝使中之「贪」使。
「斗诤掳掣」:发言论判决是非之理。
「啀喍嗥吠」:怒目而视为「涯」,动物露齿以示威势为「喍」,「嗥」即大叫,「吠」是狗吠,譬喻五钝使中「疑」使。
「其舍恐怖,变状如是」:五蕴宅中,状甚恐怖。
偈颂开始到此为止,仍是说及五钝使:贪、瞋、痴、慢、疑,把人都支配得颠倒是非,难以自拔。故修道必须除去五钝使。
「处处皆有,魑魅魍魉,夜叉恶鬼,食噉人肉L:「处处」可谓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亦可谓人本身。三界都充满夜叉、恶鬼、魑、魅、魍、魉,或五欲中充满色、受、想、行、识,或四谛(苦、集、灭、道),都充满魑魅魍魉。「魑」是山精,住于山中的妖怪,「魅」是居于宅中尽做怪事的妖怪,即鬼魅。「魍、魉」由树木或石头化成的精怪,人的中指出血,滴到石头上,石头藉著人的精气,就会化为精怪。「魍魉」巨大如高山,晚间才出现,到鸡鸣破晓,才会退没。魑魅是矮小的鬼,大约高三尺。但魍魉则很高大,高三、四丈甚至三四十丈高。「魑、魅、魍、魉、夜叉恶鬼」都是譬喻五利使,五利使使人颠倒,执著胡作妄为:(一)身见:执著自己的身体,注重修饰这个臭皮囊,误认这假身为真我,其实常住真心,性净明体才是「真我」,亦即如来藏性都是「真我」。「真我」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修行人切勿认假作真,要除「身见」,看破放下。(二)边见:执断执常,这是外道知见,或认为人死如灯灭,拨无因果。或认为人如草木,生者自生,死者自死,即断见。常见是生而为人,则生生世世为人,生而死,死而复生为人。「边」即不合乎中道,强词夺理。(三)戒禁取见:是外道所修的一种戒,非因计因,非果计果;他妄称修无益苦行可得涅盘。其实是有些旁门外道,因修苦行而得天眼通,见畜生都可往生天道,便学习畜生的生活习惯,为修行法门,例如:牛戒,谓牛所以能生天,皆因以草为食,以为食草是最清洁的斋戒,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