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艳部
老父
【原文】
一市井受封,初见县官,以其齿尊,称之曰:“老先。”其人含怒而归,子问其故,曰:“官欺我太甚,彼该称我老先生才是,乃作歇后语叫甚么老先。明系轻薄,我回称也不曾失了便宜。”子询问何以称呼,答曰:“我本应称他老父母官,今亦缩住后韵,只叫他声老父。”
【译文】
有个商人被封官,第一次拜见县官,因为商人年岁高,县官称他为“老先”,商人为此含怒而回。孩子问他为何生气,商人说:“县官欺辱我太甚,他该称我老先生才是,可县官竟然作歇后语叫我什么‘老先’,这明明是瞧不起我。因此我称呼他也没让他占便宜。”孩子问用的是什么称呼,商人回答说:“我本应该称他老父母官,今天也减掉后边二个字,只叫他声‘老父’。”
公子封君
【原文】
有公子兼封君者,父对之乃欣羡不已。讶问其故,曰:“你的爷既胜过我的爷,你的儿又胜过我的儿。”
【译文】
有个人是公子,同时又受到皇上封官,父亲对他羡慕不已。儿子十分惊讶,问父亲为何羡慕不已,父亲回答说:“你的爹胜过我的爹,你的儿又胜过我的儿。”
送父上学
【原文】
一人问:“公子与封君孰乐?”答曰:“做封君虽乐,齿已衰矣。惟公子年少最乐。”其人急趋而去,追问其故,答曰:“买了书,好送家父去上学。”
【译文】
有个人问:“做公子与做受封的贵族哪一个高兴?”另一个人回答说:“做受封的贵族虽然高兴,但年高衰老了,只有做公子年岁小才是最高兴的。”问话的人急忙跑走,那人追问他跑的原因,回答说:“买了书,好送我的父亲去上学。”
纳粟诗
【原文】
赠纳粟诗曰:“革车(言三百两)买得截然高(言大也),周子窗前满腹包(言草也)。有朝若遇高曾祖(言考也),焕乎其有没分毫(言文章)。”
【译文】
有首赠纳粟诗,说:“革车(指三百两)买得截然高(言大),周子窗前满腹包(言草)。有朝若遇高曾祖(言考),焕乎其有没分毫(指文章)。”
考监
【原文】
一监生过国学门,闻祭酒方盛怒两生而治之,问门上人者,然则打欤①?罚欤?镦锁欤?答曰:“出题考文。”生即咈然②,曰:“咦,罪不至此。”
【注释】
①欤(yú):助词,表示疑问等语气。
②咈然:不悦貌。咈,通“怫”。
【译文】
有个监生经过京都官办的学校,听到祭酒正发怒要惩处两个书生,便向学堂的人询问:“是要打,还是要囚禁起来?”学堂的人说:“出个题目让其作文。”监生不悦,立刻嚷道:“咦,惩处不应达到如此地步!”
坐监
【原文】
一监生妻屡劝其夫读书,因假寓于寺中,素无书箱,乃唤脚夫以罗担挑书先往。脚夫中途疲甚,身坐担上,适生至,闻傍①人语所坐《通鉴》,因怒责脚夫,夫谢罪曰:“小人因为不识字,一时坐了鉴(监),弗②怪弗怪。”
【注释】
①傍(pánɡ):旁边。
②弗:不。
【译文】
有个监生的妻子多次劝其丈夫读书,由于借住在寺庙里,平素没有书箱,于是唤脚夫用箩担挑书先去。脚夫走到途中很劳累,便坐在担子上,正好监生赶到,听邻近的人说脚夫坐在《通鉴》上,于是大怒责备脚夫,脚夫道歉说:“我因为不识字,一时坐了鉴(监),不要怪不要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