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从何摄伏畴昔攀缘。得陀罗尼。入佛知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在会一心。伫佛慈旨。
阿难以及会中大众承领了如来的教诲,消除了疑惑、悟解到了实相,一时间身轻意安,得未曾有过的欣喜。此时阿难又悲泣起来,他顶礼佛足,长跪合掌并对如来说:无上大慈大悲的清净如来佛啊!您开启了我的心地,宣说这些种种因缘,以方便说法提携我们这些迷晦之人出脱苦海。世尊啊!今日我虽然领承了如来法音,知道如来藏中妙觉明心遍在十方世界,涵育著十方国土,以及清静宝严妙觉王刹,但是如来又斥责我的多闻并无用处,对修习无上智慧并无益用。我现在就像是一个在旅途中飘泊的人,虽然蒙受天王赐予华丽屋宅,但仍然找不到屋宅的大门进去居住。恳请如来垂赐大悲心、为我及法会中仍然蒙昧的修行者们开示,令我们能够舍弃小乘教法,究竟如来无上涅槃,归本于无上正道,令一切有学修者摄伏往昔的种种攀缘妄心,得获一切法的总持而不散逸,得入佛的无上知见。说完这话,阿难即五体投地,与会中众人一心期待佛宣慈旨。
尔时世尊。哀愍会中缘觉声闻。于菩提心未自在者。及为当来佛灭度后。末法众生发菩提心。开无上乘妙修行路。宣示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决定发菩提心。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倦。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
这时,如来哀悯会中这些声闻、缘觉修行者们未能了知菩提心,同时也为佛灭度后,末法时代之中的众生们,发菩提心,开示无上乘妙修行的道路,如来对阿难及大众们宣示:你们决定发菩提心,不畏艰难不生疲倦去求取如来无上正等正觉正三摩提、就应当先明白最初发觉菩提心的二种决定不移的道理。
云何初心二义决定。
什么是初发菩提心的二种决定不移的道理?
阿难。第一义者。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以是义故。汝当照明诸器世间可作之法。皆从变灭。阿难。汝观世间可作之法。谁为不坏。然终不闻烂坏虚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终无坏灭故。则汝身中。坚相为地。润湿为水。暖触为火。动摇为风。由此四缠。分汝湛圆妙觉明心。为视为听为觉为察。从始入终。五叠浑浊。
阿难,第一个道理是说,你们想要舍弃声闻、缘觉修行,修习菩提乘,得入佛的知见,就应当审视因地发心与果地的觉的同和异。阿难,如果你是因地发心,即你的发心有所原因,并且以生灭心为修习的本因,从而求取佛乘,达致不生不灭境地,这是不可能的,如果这样,就应当观见到一切世间形质器物世界的种种事物,都在变化灭绝之中。阿难,你看这个世间一切造作成立的事物,有什么是不会毁坏的?但是你从未看到过毁坏的虚空。为什么呢?虚空不是可以造作成立的,所以不会毁坏。而你身体中的坚硬事物就是地性,湿润事物就是水性,暖热事物就是火性,摇动事物就是风性,四大相互缠裹,就分裂了你湛圆妙觉的本心,成为视、听、觉、察种种功能,至此,你就陷入五重叠置的恶浊之中,
云何为浊。
而什么是浊?
阿难。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即彼尘土灰沙之伦。本质留碍。二体法尔。性不相循。有世间人。取彼土尘。投于净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汩然。名之为浊。汝浊五重。亦复如是。
阿难,譬如清水本是清净湛然,尘土灰沙,其本质是滞碍坚质,二种事物本性不同,不相融洽。如果世间的人将尘土投进清水,尘土就失去了滞碍本性,水也失去了湛净的本性,看起来浑浑泊泊,这就叫做浊,你们的浊有五重,其形其状也是这样。
阿难。汝见虚空遍十方界。空见不分。有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