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三)大敌当前
来说,最伤脑筋的不是面对无论从装备和兵力上都数倍于已的强敌,而是内部对作战方针的分歧。这时候,中共临时中央在上海无法立足,已迁入中央苏区,临时中央总负责人博古把持中央苏区党、政、军大权,拒不接受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前方军事领导人的意见。

    局势的急速发展,已不容许内部对作战方针再进行喋喋不休的争论。2月2日,他致电苏区中央局,报告蒋介石到南昌后国民党固守城防,增调部队的新部署。提出“我军在抚河东调动敌人似已无望,因不北向深入,不攻敌之要害蒋可以部署为重,暂置不理。如深入,蒋可以一支较强游击队断我归路,逼我南返。因此,决定红一方军转移到黎川附近待机”。

    次日,他再和朱德、王稼祥联合致电苏区中央局,陈述对重新划分作战地域决定的意见,提出“连续的残酷的战斗立刻就到,战争与军事布置更应确定统一指挥,提议中央局经常给我们前方以原则上与方针上的指示,具体部署以宜属前方”。

    苏区中央局即复电,指令红军先攻占南丰,并乘胜威胁南城、抚州,指出“此新计划经中央局全体通过,请立即讨论并电告执行的具体部署”。

    苏区中央局在围攻南丰的作战方针上寸步不让,而且态度斩钉截铁,不容置疑。这样,强攻南丰已成为不许讨论而必须执行的硬性命令。

    2月7日,周恩来不得不致电中共临时中央和苏区中央局,提出攻击南丰的军事部署。电报说“乘敌第八师有两团欠一营在新丰街,一营在里塔圩之时,我以一部兵力袭击新丰,以主力由南丰下游渡河,断新丰之敌向南丰退路,并直扑南丰城。城内外敌仅四团,有被我强袭入可能,在强袭时,南丰东岸亦配置一部兵力”。

    “以十一军主力逼近浒湾,一部向南城对岸游击,威胁并牵制敌人,其工作团则努力赤化金溪、资溪。二十一军向永丰逼近。独四、五师在宜黄、乐安以南行动。如强袭不成,而已驱逐城外工事中敌人,则可一面坑道作业,一面准备打击增援队。 如城外工事中敌人尚未驱逐,而敌增援队已至,则只能准备打击增援队。如我牵制敌人兵力不奏效,敌以增援队三四师由马路并进,迎击则我受夹击,侧击则便于城内外敌人会合,如此则便须转移地区,攻宜黄、乐安调动敌人,于山地运动战中解决。因山地易于牵制一部,消灭一部,而由马路并进,便甚难牵制”。

    电报强调:“上述部署不是呆板的,敌情地形有变尚须活用。万一南丰下游因雪水下融不便徒涉,而须改由南丰上游渡河,则我之企图易先暴露,新丰两团便无法截断,南丰城防便可增至六团,且敌可以十一、九十两师先向南丰开来策应。如是将更不便我强袭,便须经过苏区改攻宜黄或乐安去调动敌人,求得运动战中解决敌人”。

    电报说:“这一部署与中央局命令原旨有出入。我认为攻下南丰最好,但攻下宜黄,乐安,在运动战中消灭增援敌人,仍然可乘胜直胁抚州,且更便运转。你们同意否?或仍坚持唯一是猛攻南丰,虽大损失亦所不惜,虽敌三四师由马路并进亦非与之决战不可?请于今日十八时前立电复,以便明日行动”。 “不攻南丰或宜黄、乐安,先攻南城,在目前敌情与地形上是不可能的事,请中央注意”。

    同时,周恩来再一次与朱德、王稼祥联名致电临时中央和苏区中央局。

    电报说:“中央、中央局指示我们以破坏敌人围攻线、夺取抚州为战略中心,完全是正确的。几月来我们本此旨,力求消灭敌人主力,可乘胜直下坚城。惟关于行动部署,尤其是许多关联到战术上问题的部署,请求中央,中央局须给前方以活动。以机断余地和应有的职权。否则,命令我们攻击某城,而非以训令指示方针,则我们处在情况变化或不利的条件下,使负责者非常困难处置。因在组织上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红军总政委周恩来简介 >红军总政委周恩来目录 > (三)大敌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