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三)大敌当前
,尤其在军事上须绝对服从上级命令,不容丝毫延搁,但在责任上,在环境上,我们又不得不向你们陈述意见。关于行动部署,共在前方一地开会,宁都会瞩我犹指示其不对,如前后方以电报讨论起来将误大事。因此,我们恳切请求你们解决这一困难问题,并请中央局派邦宪。闻天两同志代表来前方一行,一方面传达中央指示精神,一方面更可明了前方作战与红军状况。我们亦有许多意见要当面陈述,因电报无法说明。恳请你们决定并电复”。

    苏区中央局和临时中央对周恩来他们的意见执意不理。

    2月13日晚,周恩来致电苏区中央局并转临时中央。电报说:“昨日继续侦察南丰堡垒工事,只西北门外堡垒利用夜色可接近强袭。黄昏后我军开始攻击,与敌激战一夜,夺取敌人大小重要堡垒十数个。但城外仍有二十多个堡垒在敌人手中,且极险要,堡垒后又有开旷地。已夺得工事离城边尚远,城墙上又有炮楼。敌守堡垒多一班一排,最重要的不过一连,我攻堡垒费时久,险要的须围困。整夜激战结果,我缴获不足一营,损失却过三百。三军团为主攻,师长彭鳌及两团长均阵亡。攻城激战虽夜雨,士气极旺”。

    “十日,我十一军已牵制敌八师之一团于新丰街,十一日,二十二军又伸出里塔圩断其归路,故南丰敌为五团。今日,南丰敌在河南之一团,因夜中十二军在河东占第一个堡垒,亦撤回城内,并断浮桥,显示其守城待援之决心。敌对增援部署约以三路分进:两师由南城,一师由宜黄,两师由乐安。敌十一师已向宜黄开动”。

    “据此情况,我们遂改强袭南丰为佯攻,决心先消灭增援队。现部队正在南丰西部一带集结,今明两日弄清敌军行进路线后,当求得于预期遭遇的运动战中消灭敌之一翼,以各个消灭之”。

    当夜,按照周恩来、朱德的命令,红一方面军除留少量部队担任佯攻任务外,主力部队从南丰撤围,秘密向南丰、里塔圩以西地域转移。2月15日,周恩来致电苏区中央局。

    电报说:“确报,当我军在黎川时,敌大举部署为陈诚领中路军分三个纵队:第一纵队罗卓英,为第十一、五十二、五十九三个师,集中宜黄、棠荫;第二纵队吴奇伟,为第十、第十四、九十三个师,集中抚州、龙骨渡;第三纵队赵观涛,为第五、第六、第九、第七十九四个师,集中浒湾、金溪,以一部出资溪。四十三师集中宜黄,乐安间,为预备队。都限二十日前集中完毕。第四、第八十三师为总预备队”。

    “我军围攻南丰既急,敌即提前集中,以十一师十四日开至宜黄、棠荫,以五十二、五十九两师开乐安,准备由东陂、黄陂,新丰市截击我军,现均向乐安前进。以第二纵队向南丰前进,十四日九十师到东馆,十四师亦有开动讯,十师尚未动。第三纵队集中时间与地点未变。四十三师向宜黄开,十四日到公陂,宜黄原有其一团。二十七师已集中永丰、新淦”。

    “我们现改强攻为佯攻与监视南丰之敌,准备消灭其增援队。敌又有改变进击路线可能。敌对我军猛攻坚城,认为可以损伤与疲劳我兵力,并吸引我于坚城之下,便于其增援队之截击与连续战斗,已定十八日开始‘进剿’。 现我军集结兵力于南丰城、里塔圩以西地域,背靠苏区,更积极佯攻南丰,引致敌仍依原定路线‘进剿’,以便我首先迎击与消灭其右翼”。

    在电报中,他特意提到:“猛攻南丰我军伤亡全数过四百人”,强调这个伤亡人数,是要再次告诫苏区中央局后方领导人,南丰工事险要,强攻必造成重大损失。同时强调了他对目前战略战术的主张,在强敌和坚城面前,只能随机应变,改强攻南丰为佯攻,以求在运动战中把握战机,先消灭敌人增援队,在预期遭遇战中消灭敌之一翼,然后各个消灭。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红军总政委周恩来简介 >红军总政委周恩来目录 > (三)大敌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