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微世界:学习实验室巡礼
人员。当他们在输入模拟所需要的未来四年销售数字时,很快就发现此项计划隐然假设,如果销售人力扩增,则销售量也将以同样比例增加。然而多雇用20%的销售人员,销售就会提高20%吗?
当这假设被外显出来时,苏尧立刻提醒大家说:“嘿!等下,并非每一位销售人员都是同样的。在他们有能力安置一套系统之前,他们必须学习很多的事情,例如办公室自动化、软体、训练、会计、工程、咨询、制造等。我们过去的成长,大多是因雇用竞争对手公司有经验的销售人员。当规模还小的时候,我们能够那么做。但是现在支持我们20%成长所需的新进人员数目,将庞大无比。我们也许不再有机会雇用竞争者的离职人员,来补足这么多的人员需求。将来我们必然需要雇用更多没有经验的销售人员。”
苏尧的意见引起一场关于销售人员的经验与销售能力的激辩。大家不久都同意有必要将新进没有经验的销售人员,与资深的销售人员加以区别。他们又回复先前的小组区分,每个小组各自修改他们自己的模式,使假设更合于实际情况。苏尧的小组假设,资深人员的销售能力将高于新手四倍,有些小组假设得更多,有些只高出一些,但是每个人都假设训练和培养一名有经验的销售人员,必须费时2到4年。
然而现在没有一个模式能够达成20亿美元的销售目标。以苏芜的模式推算的结果,销售金额不到15亿美元。
发现策略的内在矛盾
问题出在持续增加的销售人员的平均销售力并未提高。当电脑将大家预估的未来雇用人数加以模拟后,其结果显示,新手所占的比率愈来愈高,因为新进人员增加的速度,高于新手变成资深人员的速度。虽然他们雇足了该项计划所需的销售人员,但无经验的新手与老手的组合,仍拉低了平均销售力。(你或许还记得在第八章人民航空的例子中,快速成长对于新手/老手的组合也产生了类似的重大影响。)
各个小组拼命试着找出一套可在四年期间产生20亿美元销售的假设,但是没有人做得到。为了想试试看如果坚持这项目标,最后可能演变成怎样,有一个小组提出:“如果我们持续招募人员,直到达成销售目标,我们将雇用多少销售人员?”他们发现:“如果我们不断地雇人,直到达成销售目标为止,到了第四年,销售人员几乎增强一倍。”这样的人事成长幅度,大家都知道是销售部门无法承受,人事费用更是无法负荷。
一个小时以后,总裁站起来问道:“是否仍然有人相信我们的策略性计划,与我们所订的销售目标是一致的?”没有人回答。
主管们已经知道矛盾出于:新销售目标需要雇用更多的新进人员,然而新进销售人员销售力较低,无法达成预期目标。但是当我们将计划放入微世界,模拟这些假设在这一段期间的互动,就能看得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每个人都能够看到两种假设内在不一致的地方,苏尧发现他第一次能够清晰地说出隐藏在心里很久的一些概括性的想法。
他告诉这群主管说:“我早就觉得新的策略性计划执行起来会有问题,而且问题甚至可能比模拟所显示的更糟。我们过去的传统营业目标一旦公布之后就不再修改。如此,不仅我们可能雇用比正式计划高出很多的新进销售人员,而且也将对我们的资深人员产生很大的压力。因为资深人员势必因帮助这些新人跟上脚步,而无法专心做事,甚至产生挫折感。可以预见的,最后资深人员会纷纷离职,只留下生产力较低的人员。这很可能演变为恶性循环。许多资深人员所以来我们这里工作,就是要逃离别处的这种状况。”
其他的主管也觉得苏尧的忧虑非常可能发生。总裁说。“或许现在是退一步静下来考虑我们所面临挑战的时候了。”他一说完话,人力资源副总裁薇丽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