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五十七回 聊以慰藉黄绍竑种树寄情怀 神出鬼没白崇禧飞兵银屏山
路直达南宁,这条公路便是穿过高峰坳,在险峻的峰谷之间回旋二十余公里。而高峰坳雄踞群峰之首,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历来守南宁者,必守东北方向的昆仑关和西北方向的高峰坳。民国十四年初夏龙云率滇军入桂,占领南宁后,曾派兵固守高峰坳和昆仑关。李宗仁、范石生进攻南宁是由宾阳南下攻昆仑关进入南宁外围的。这次白崇禧因宾阳驻有粤军,乃避往武鸣,欲出高峰坳而攻南宁。可是高峰坳早被滇军封锁,白崇禧如强攻高峰坳,必损兵折将,即使到得南宁城外,也成穷弩之末了,不但不能解南宁之围,且有被歼于坚城之下的危险。白崇禧正在踌躇之中,忽接黄旭初由南宁城内发来的急电,告知城内粮食已全部食光,如大军近日内不至,全部守军即成饿殍!

    白崇禧平生以来,第一次感到无计可施!

    “报告总指挥,据张团董称,由苞桥经邓广、罗涪至葛圩,在葛圩之南有小路,土人叫做祁齐路,穿过银屏山,可到达邕宾路之四、五塘。”第七军副军长兼第二十一师师长廖磊来报。

    “啊?”白崇禧心中一喜,即命廖磊将张团董请来问话。

    “总指挥,路是有一条啊!”胖胖的张团董小心翼翼地摇着头,“但山路崎岖,不仅炮兵马匹和笨重器械无法通过,便是徒手攀越亦殊艰准!”

    “为什么?”白崇禧皱着眉头问。

    “这条小径,平时乡人防匪由南宁方面侵入,打家劫舍,除在路上和路旁布满竹钉外,但凡山涧深壑中可通行的独木桥皆已毁掉,平常人是无法通过的。”张团董道。

    “你亲自走过这条山路吗?”白崇禧问。

    “没有!”张团董又谨慎地摇起头来,“不过,只要到了葛圩,是能找到向导的。”

    “就请你跟我们到葛圩去物色向导如何?”白崇禧道。

    张团董愣了一下,然后说道:“到葛圩去找向导可以,可是,我……难以奉陪过银屏山呀!”

    白崇禧道:“只要你能为我们找到向导就行了,不要你过山。”

    白崇禧随即传下命令,大军由苞桥经邓广、罗涪转向葛圩。到了葛圩,张团董果然找到了一名六十余岁的壮族老猎人。白崇禧问那老猎人:“老伯,从银屏山去南宁的小路,你识得吗?”

    “走过百几十遍啰,脚毛都掉了一大把,怎么不识得!”那壮族老猎人豪迈地答道。

    “我们要到南宁去打红头军,请你为我们带路,我有重赏!”白崇禧道。

    “重赏?”那老猎人把白崇禧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嘿嘿一笑,“长官,我到哪里去领赏呀?”

    白崇禧即命副官取出一包光洋,交给那老猎人。不想老猎人却摇手道:“我们山里人做事实打实,事还未成,怎好要你的金银?”

    “也好,到了南宁,我加倍赏你!”白崇禧颇有入乡则俗的意思,也不勉强。

    “到了南宁,我找哪个去讨赏呀?”老猎人笑道。

    “我就是白崇禧,本人说话从来算数,你要不信,我可先给你写个手令。”白崇禧说罢随即用钢笔在一张纸上写下了“赏向导光洋壹百块”的手令。

    “不必,不必!”那老猎人笑着直摇头并不接那手令,“看见麂子,追到才算数!”

    “你……”白崇禧不高兴了,“到底带不带路?”

    “白总指挥,”张团董忙道:“他的意思是,即使带路,你们也走不了那条小路!”

    “啊,”白崇禧点了点头,对那老猎人道,“老伯,只要你能走,我们就能走,作为本军的最高指挥官,我要亲自跟着你走出银屏山!”

    “好!”那老猎人眨着一双精悍的小眼睛,从白崇禧手中拿过那张写着“赏向导光洋壹百块”的字条。

    白崇禧在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桂系演义简介 >桂系演义目录 > 第五十七回 聊以慰藉黄绍竑种树寄情怀 神出鬼没白崇禧飞兵银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