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34、江上青——晓天画角 惊醒沉睡
    脱去镣铐,回复“人”底面貌,

    ——江上青烈士遗作《前进曲》

    江上青(1911~1939年),原名江世侯,江苏扬州人。中共党员,革命烈士。

    江上青少年时代是在扬州度过的。五四运动时,他在扬州琼花观小学读书,后转入扬州第一高等小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扬州代用商业学校。在此期间,江上青在该校进步教师的带领下,积极参加革命宣传和募捐活动。

    1927年春,大革命风暴席卷了全国,北伐军在攻占南京后,又光复了扬州,此时扬州的中共党团组织转入公开活动,因而使江上青系统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认清了自己应走的道路。

    1927年江上青考取了南通中学高中部,与思想进步的同学顾民元结为知己,一同投身于进步学生运动,并同时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江上青又转回扬州中学高中部读书,继续进行革命活动。1928年12月,他在江家桥家中被国民党反动当局逮捕。由于证据不足,反动派判江上青半年徒刑,囚禁在苏州司前街监狱。江上青在狱中坚贞不屈,继续坚持斗争。

    出狱后,由于已被扬州中学开除,江上青遂接受组织安排,于1929年8月到田汉等著名进步文化人士执教的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系学习,此时,江上青已由团员转为中共党员。进入上海艺大后,有幸与郁达夫、蒋光慈、阳翰笙等进步文学家接触,更进一步激发了他的政治热情。他以笔作武器,写了一些政治抒情诗,控诉旧社会的黑暗和罪恶,为新社会的诞生而呐喊。

    1931年8月,江上青受党组织派遣重返上海,到暨南大学社会学系学习,继续从事党的地下活动。1933年到1936年,江上青先后在仪征十二圩中学、东海民众教育馆和扬州平民中学任教,利用各种机会宣传马列主义和共产党的主张。在他的影响下,很多师生先后参加了革命工作。

    1937年10月30日,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鉴于南京、扬州濒临沦陷,江上青、陈素、莫朴、王石城等联合了一批想到延安抗大和陕北公学学习的热血青年,成立了“江都县文化界救亡协会流动宣传团”,准备到武汉通过八路军办事处,北上革命圣地延安。宣传团团员自备路费,于11月22日从扬州出发,经过仪征、六合、江浦、和县、巢县、合肥等地,历时10个月,沿途进行街头宣传,教唱救亡歌曲,作宣传画、写标语,演《三江好》、《放下你的鞭子》、《我们故乡》等抗日救亡的街头剧。江上青在街头演讲中,以强烈的鼓动性和令人倾倒的演讲才华,鼓舞了无数听众,大家都称赞他是一位杰出的宣传家。

    1938年10月,江上青、赵敏、周村等7名中共党员接受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长张劲夫的派遣,组成中共皖东北特别支部,江上青任特支书记,随国民党安徽省第六行政区专员兼保安司令盛子瑾到皖东北开展抗日救亡工作。

    江上青到皖东北后,公开身份先是民运科长,不久即任安徽省第六行政区专员秘书兼第五战区第五游击区政治部主任。在这样特殊的环境里,他以公开和隐蔽的两种身份,以高尚的品质和特殊的才能,为我党我军创建皖东北抗日民主根据地,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1939年元旦,江上青与中共党员赵汇川取得联系,建立了由赵汇川领导的“六抗”第三支队;紧接着又安排中共党员徐崇富收编地方小股部队,组建为“六抗”特务支队,徐崇富为支队长;安排党员石青到泗县大庄集一带收编地方武装,组建为“六抗”农民支队,石青为支队长;江上青设法与大革命失败后失去组织联系的原中共党员卢新民取得联系,收编五河一带武装力量,组建为“六抗”淮河支队,卢新民任支队长。同时还组建了各县、区、乡抗日武装力量。县建立武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奉献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前英雄人物简介 >奉献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前英雄人物目录 > 34、江上青——晓天画角 惊醒沉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