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二九、好运气,黎元洪当上了大总统
    袁世凯的死,引发了一个最迫切的问题,那就是……谁来继任袁大总统空出的位置呢?

    在护国战争爆发后,袁世凯已经宣布退位,但他仍旧是中国民国的大总统。如果按照1915年的《总统选举法》,继任总统应由上一任总统推荐,推荐的名单写在“嘉禾金简”上,而金简又藏在“金匮石室”中,要等到上一任总统死后才能打开。

    到底有没有“金匮石室”和“嘉禾金简”这一回事,目前有很多传闻,其中流传最广的是这么一说:在袁世凯去世的当天,段祺瑞、黎元洪、徐世昌和另外几个政府要员便一起去开启“金匮石室”,想要看看袁世凯到底做了什么样的安排。

    所谓“金匮石室”的做法,其实是仿照前清雍正皇帝的秘密建储制度,只不过清朝的建储密诏藏在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额之下,而“金匮石室”则秘设于中南海万字廊内。段祺瑞一行人在打开金匮后,只见里面藏有一个黄布包裹,包裹里有一张考究的泥金纸,纸有一尺多长,上面和下面分别写着“兆民托命”和“民国万年”四个大字,中间则写着几个人的名字。

    大家凑近一看,上边赫然写着“黎元洪、徐世昌、段祺瑞”三个人的名字。

    也有人说,这份名单并不是袁世凯最初书写的,而是在护国战争爆发后临时更改的。据说,袁世凯最初写的只有他的大公子袁克定一个人的名字,但随着护国军的步步紧逼,他手下的那些将领又不肯用命,袁世凯知道老袁家没有“家天下”的这个命,于是背着袁克定将“嘉禾金简”的名字偷偷地改成了“黎元洪、徐世昌、段祺瑞”三人,以求补救。

    关于“金匮石室”的这件事,其中的当事人大多秘而不宣,是否真的存在目前尚存疑问。譬如黎元洪,每当人问起这事的时候,黎菩萨总是故作神秘,笑而不答。传闻是真是假,姑且不去追究,但继任大总统的问题却是火烧眉毛,必须要最先解决的,因为按照中国的传统,“国不可一日无君”,这个问题不解决,不但后面的事情无法展开,就连国家都有可能陷入到四分五裂的危险境地,这可是开不得玩笑的。

    那么,谁有资格来接任袁世凯的位置呢?这事说起来还真是颇费思量,不好决定。如果要按实力、论影响,当时的国务总理段祺瑞当然是最合适的人选;要说起资格和名望,则以前清内阁协理大臣徐世昌声望最隆(相当于内阁副总理),事实上,老徐不仅和老袁是老交情,而且一直是袁世凯的左右手,可以说是袁世凯集团中的第二把手,在袁世凯退隐期间,北洋系也主要由他来照拂。

    但是,北洋系统之外的一个重要人物也不能小觑,那就是武昌首义的革命元勋黎元洪。黎元洪虽然谈不上什么实力和资历,但他在法统与名分上却是独占鳌头,接任总统最为名正言顺。

    由此可见,“嘉禾金简”上写着“黎元洪、徐世昌、段祺瑞”三个人的名字,这个传闻不会是空穴来风,而是由这三个人的实力和名望所决定的。如果“嘉禾金简”的传闻是真的,那上面有三个候选人,究竟该由谁来接任呢?这可就不好办了。

    如果袁世凯还有一口气在,估计他会希望徐世昌来接任,因为徐世昌是袁世凯的多年老友,而且是翰林出身,经纶满腹,从政多年,可谓是老成稳重,算得上最佳的人选;至于段祺瑞,虽说也是多年的部下,但终究是武人出身,而且政论立场和老袁多有不合;和这两人想比,黎元洪显然是落在最后面的。

    但是,中国人的传统最讲究“名分”二字,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偏偏黎元洪在这点上占尽优势,并非徐世昌与段祺瑞可以比拟的。所以说,历史的发展往往不可捉摸,有时候还真由不得人呢!

    徐世昌虽说是北洋元老,但饱读诗书并浸润了多年儒家传统的他显然是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北洋往事·那些军阀那些人简介 >北洋往事·那些军阀那些人目录 > 二九、好运气,黎元洪当上了大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