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菩萨好拜,小鬼难缠”
这小徐偏偏又是老段最为信任的干才。这下好,问题复杂了,矛盾激化了,好戏马上开演了。
徐树铮是个什么样的人?听听段祺瑞府上的人是怎么说的就知道了。徐树铮是江苏萧县人,秀才出身,他和老段是一不沾亲、二不带故,原本只是老段手下的一名司书,不知怎么就给老段赏识上了,送他到日本士官学校留学。小徐回国以后立刻扶摇直上,成为老段跟前的头一名红人。段府的人都说,老段起来得快是老袁一手提拔,而老段提拔小徐也像袁世凯当年提拔他自己一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譬如民国初年,老段做陆军总长,徐树铮就当次长,另外还有一个次长蒋作宾,可陆军部里的事大小都是徐树铮说了算。不但蒋作宾当不了家,就连段祺瑞本人说的都不一定算数,因为小徐在老段面前是说一不二,从不被驳回;而老段吩咐下来的事,小徐却不一定照办。当时就有这么件事,段祺瑞有个老部下被军队撤职了,穷得没办法来找老段,请求给个差使。老段看他可怜,就答应下来,并批交徐树铮办理。不料徐树铮后来却签呈上去,说:“查该员无大用处,批驳,验过”……于是这事就算拉倒。
徐树铮受到重用,和老段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有关系。总的来说,老段的生活很有规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基本没有什么变化(这点和袁世凯很像)。他一般在家吃过早饭后,便上书房看公事;看完公事后去衙门,中午通常都是回来吃饭。除了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老段一般都是一人单吃,不和家里人同桌吃饭……不过这样也好,因为老段一向严肃古板,很少与人说笑,所以老段的家人倒也乐得躲开他,免得受他拘束。
老段吃过中饭后,一般会在内客厅睡个中觉,然后有客的时候会客,无客的时候就与棋手们下下围棋(后来加入日本籍的国手吴清源,他小的时候便经常陪老段下棋,老段会给棋手们每月开工资),或者找一些诗人搞搞诗会,当时王揖唐、梁鸿志等人便是段府的常客。晚饭之后,老段照例都要打牌(麻将),一天基本是就这样过了。如此看来,老段办公的时间短而享受生活的时间多,在勤政方面,老袁比老段可要强多了,而这也是徐树铮受到重用的原因之一。
小徐去段府,从来就是随来随见,用不着要号房的人通禀,他就扬长直入了。段府的那些人,见了小徐都躲得远远的,因为大家都知道他脾气大,又好挑毛病,恶狼恶虎似的,当面就给你一个下不来,小者挨一顿申斥,搞得不好,他跟老段一说,饭碗就被他砸了。旁人还有个灵活,但他是言不二价,所以大家都不愿意沾他。
老段会客一般是在外客厅,但小徐一般是径直走进内客厅,而且只谈公事,三言两语,交代完了就走。他很少参加公馆的宴会,也不大陪着老段打牌,照例是公事公办,态度很严肃。正因为如此,不但段府的人对徐树铮报着敬而远之的态度,就是老段身边的亲信,那些军政界的要人们也对小徐十分烦恶。有些事,大伙都避讳他,不愿意让他参加。为啥呢?因为只要一沾上徐树铮,就得实行独裁,听他一个人的了。
也许大家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老段会对小徐这么信任呢?原来,小徐不但对老段忠心耿耿,一心护着老段,而且他这个人也真是有学问,有能力,才气过人。有人亲眼所见,徐树铮在会客的时候,一手批公事,一手还拿着耳机子和人家通电话,真是做到五官并用。再者,小徐的记性也不是常人可比的,可以说是过目不忘,什么公文啊条例啊,他看得既快,记得又熟,只要老段一问他,他总是能对答如流,谁要是不信,找出公事来一对,还真是一字不差。所以段府的人都说:“这是人家有才,你想,老头子能不喜欢么?”
有才归有才,但天底下有才的人大都有个恃才傲物的臭毛病。老段这次出任国务总理,小徐也就理所当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