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张勋入京调停,请错菩萨拜错神
,开心得不行。他见向黎元洪逼宫的好戏正按计划如期上演,时机既到,于是也就不甘寂寞,要粉墨登场了。
5月28日,一直保持沉默的张勋突然打来电报,自称是“督军团大盟主”,并表示愿进京调停。正无计可施的黎元洪听后是喜出望外,他当时好比是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随即便复电邀张勋进京,并派出专车前到徐州迎接。候任总理李经羲也表示,欢迎张勋进京调停,并希望与张勋“偕同到京”。
接到黎总统邀请他入京调停的电报后,张勋哈哈大笑,他一拍桌子,大声道:“好!这下看老夫的了!”
6月7日,在“拱卫京师、调停国事”的旗号下,张勋亲率步、马、炮兵共十营辫子军(约五千人)自徐州沿津浦路北上,一行人浩浩荡荡,次日便抵达了天津。
到了天津之后,张勋却不走了。黎元洪听说张勋率领大队人马到达天津,不免有些狐疑,于是便派人前去一探原委。来人见了张勋后,委婉的提出让张勋轻师简从、从速入京。张勋听后哼了一声,说:“你回去告诉黎大总统,我进京调停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在三日之内必须解散国会,不然,休怪我不客气!”
在走投无路之下,黎元洪也只好答应张勋的要求,将国会解散。但是,解散国会需要内阁总理的副署,现在国会通过的候任总理李经羲躲在天津不敢上任,上哪找人去!这时,黎元洪灵机一动,这不还有代理总理伍廷芳嘛?何不找他副署?
得知黎元洪屈从张勋的胁迫要解散国会后,伍廷芳大惊失色,说:“解散国会,这是何等大事!约法上没有听说总统具有解散国会之权,我是学法之人,岂能在这种违法的命令上副署?如果大总统非要逼我副署,我只有宁死不从了!”
这时,张勋又派人来催问何时解散国会,黎元洪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派人将命令带到天津,请候任总理李经羲签字,但李经羲却说:“我现在尚未就职,还不算总理,也不能签这个字。”
来人回报后,黎元洪急得抓耳挠腮,又去求陆军总长王士珍来暂替一次总理,帮忙把这解散国会的命令给签了。王士珍见大家都不肯签,也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于是也推脱说:“我现在做这个总长已经给总统帮忙了,如果总统一定要我暂替总理来签这个字,我只好辞职出京,所有事情我都不管了!”
12日晚,也就是张勋说的最后期限,黎元洪在总统府召集会议,商议解散国会的事情。在会上,黎元洪沉重的说:“张勋派人来说,要是今天再不下令解散国会的话,他就要听任各督军自由行动了!如今国事闹到这步田地,诸位总得要想个办法才是!”
在一阵沉默后,总算有个不怕死的挺身而出,那就是步军统领江朝宗,他表示愿意在这个命令上替总理签字。黎元洪听后,如同见了救星,赶紧命秘书立刻拟出两份命令,一份是免去代理总理伍廷芳的职务,另一份则是委托江朝宗为代理总理。
毕竟这武夫胆大,江朝宗也算是过了一回代理总理的瘾,他签署“解散国会”的命令也就不在话下。
13日,黎元洪发布通电,在宣布将国会解散的同时,也在电报中诉说了自己的苦衷:“自从免段令发布之后,各地不断发难,人心浮动,谣言四起,此次督军张勋前来调停国事,以解散国会为前提,如不满足其要求,则将不负调停之责,各省军队也就自由行动,亡国之祸,即在眼前。元洪考虑再三,为了保存共和政体,保持南北统一大计,迫不得已,才有此令。”
最可逗的是,江朝宗也随后照模照样的发了个通电,说自己也是无奈之下才临时代理了总理,随后又无奈之下副署了解散国会的命令……既知违法,此举何为?
当然,要说起这当时的国会,也有不争气之处。参众两院中的党派纷争姑且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