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十九回 子受登基大赦天下
受,子受是天授奇力,文韬武略,为政果断,心底透出向善天下苍生,嫉恶如仇,对叛逆者表现出零容忍的态度,子受不拉拢诸侯,也不拢群臣,我行我素,以自己为中心,具有天子风范。

    在帝乙的心里,其实早已有定夺,比干王弟是不可能的事,王权斗争一直到今天为止,兄终弟及制度已经终结,嫡长子继承权已经很明显的摆在面前,比干功高自居,势力范围根深蒂固,看来要消减他的实权。究竟是长子继承还是天后之子继位,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都是一母所生,这不过是看谁对大商社稷有益,就定谁来继承的问题,现在从总体上看,从综合能力上看,子受要出子启很多。在当今社会,天下不太平,武力平天下也是很关键的问题,大商江山社稷是否能保得住,是否能壮大,就看后世之王的雄心壮志了。要立子受,天后之子也不过是个借口罢了,如果子启强于子受,当然就理所当然的,顺理成章的立长子子启了,不是做父母偏心,而是从大商的未来着想,从大局考虑,从天下的高度考虑,“子启,你不能怪父亲。”从大局出的帝乙决定立子受为储君,帝乙私下比较后下了决定性结论。

    看目前局势,这情况,还是早点明告天下为好,免得三人暗争王位。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帝乙下诏立子受为储君,刚立诏第二天,帝乙病重,三天后,帝乙病危,急诏天下,传位子受,称帝辛,有比干辅政。

    公元前1o76年冬,帝乙二十六年,帝乙驾崩。

    帝乙驾崩,子受当天即位,形势逼人,不得不如此。

    子受登基,第二年改年号称帝辛元年。

    子启不干心,多年来,自己一直以大王子自居,上百个大臣都押宝在他的身上,数十个诸侯也通力合作,指望他登位后大展宏图,现在王位破灭了,子启不干心,群臣不甘心,诸侯不甘心,这么多人不甘心,事情麻烦了,反对声四起,以礼制为由,弃长立幼,与礼制不合,以子启为代表的礼制帮开始策划,谋划推翻王权运动。

    最难堪的还是方伯梅,帝辛的岳父,他押宝子启。

    而帝辛不管这么多,自信满满的说:“你们慢慢的谋划吧,我帝辛要执政了。”

    比干也有点失望,但总的还是能够理解,父终子及已经三代过去了,已经形成王权礼制机制,只是失望而已,好在自己还是奉诏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和君王也没什么区别,比干自我安慰。

    天子帝辛登基后第一项大事,就是大赦天下,大赦什么呢?

    大赦奴隶,帝辛聪明。自帝辛元年,大商奴隶可以与百姓享受同样的生存条件和权力,可以结婚生子,只不过是要从事奴隶服务两年以上,其后可以参军入伍。天下奴隶无不兴奋,无不拥戴帝辛天子,奉帝辛为下帝,奉供以谢。帝辛有了一帮支持者和拥护者。

    帝辛登基的第二个政举,就是惠民政策。凡是以农为生者,三年减半纳税,诸侯国享受同样待遇。天下所有农民纷纷拥护帝辛的新政。农民阶级是大商的主要群体,有了这一群体的支持,帝乙的王位就稳定了。

    帝辛登基的第三个政举,就是鼓励桑蚕养殖和纺织。凡桑蚕养殖户,三年免交税,诸侯也享受同等待遇。这一下桑蚕养殖户,纺织户也纷纷支持拥戴帝乙的执政。

    其实帝辛惠民的根本就是解决百姓吃与穿的两大根本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天下人还有什么人不拥戴帝辛的,天下八成百姓拥戴帝辛,还余两成,也未必不拥戴,帝王的二八法则是倒过来应用的,这样即使少数人的利益受到影响,也没有多大反响,翻不起大浪,因为下一步帝辛要进一步强兵。

    帝辛的天下总算占时稳定了,最起码在表面上。

    说事者还是要说事。

    一朝天子一朝臣,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西周王朝简介 >西周王朝目录 > 第三十九回 子受登基大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