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八十五回 非乐无逸转戒君陈
的诸侯来农耕,改变他们单一游牧民族的生存方式。

    召王领命而去。

    这一年是丰收的一年,仁慈的一年,天子巡游天下的一年。

    实践出真理,成王这次巡守,得出一个结论,原定的六年一巡守制度要加以改进,天下这么大,这一圈下来,没有两年是下不来的,还是改为在王畿千里之内来设点巡视吧。

    周公旦已彻底承认成王现在真正的长大成人,执政天下,也得到天下诸侯的拥戴,得到天下百姓的爱戴。周公旦现在明白自己的危机,知道自己的短板,可他的个性还是改不了,还是要来一套那个打了几十年的老套路,教训成王,教训成王的理由就是这次成王巡游天下时,顺便戏乐游玩。十个月才跑了三个地方。在周公旦看来成王这是不务正业,不理朝政,到处游玩。周公旦要告诫成王,不要纵酒,不要乐淫,不要嬉游,不要田猎,不要搞娱乐活动,一门心思处理国事。

    从某种角度讲,为王之人,是要这样,可他变相的诋毁了成王勤劳王家的精神。成王不喝酒,王妃只有三人,执政之前,是傀儡,没有自由,执政之后又太忙,太多的理想,太多的梦想要做,没有时间去嬉游,更没有时间去田猎,哪来的娱乐活动?至于这次巡游天下,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路上,哪里有时间游玩,登太山,虽然也顺便游玩了一下,也不至于说是游玩,不是搞了祭祀典礼!沿途观光,这是在所难免的,无法回避的事情。

    成王知道周公旦为何要如此说话了,因为伯禽说错了一句话,“让成王下山”,从普通人来说,这话没有说错,上山就得下山,可为臣之道,下山就是下野,下野就是让位。这个时代,国与野有根本性区别,难道伯禽身为鲁侯,这一点也不知道吗?就像大型典礼,让人献花环,你非说成送花圈,尽管花环和花圈从本质上讲,是一个东西,可就是不能这么说。场景不同,意思也不同,用词也不同。

    周公旦是以进为防御,先制人,让成王无法怪罪伯禽,只是口误,意思是说,你是在游玩登山,不是朝政,在玩时说话随意点,随口说的话不要去追究。

    周公旦为避嫌,同时做一篇《无逸》的文章,主题思想就是非乐无逸,如果真的是非乐思想,那也是激进的进步思想,无逸思想是说为君之道,不可安逸享乐,要知道天下老百姓们的疾苦,不得用民脂民膏来安图享受,这也是好事,可你不能老来教训成王这个,那个,成王已经是成王,是真的王,王威不容诋毁,就算你是长辈老臣,见到王,也要下跪叩头,没办法,天、地、君、师、亲,规矩就这么立的,游戏就怎么玩的,不容你不服。有好的建议和看法,完全可以探讨和推广,但你不能含沙射影,动不动就教训,难道你的执政就是好,成王的执政就不好?不要不服,事实证明,现在是太平盛世,以前不是。不要不考虑成王的感受,不要认为成王年轻。你老辣,年纪大,不代表成功,不代表就正确。让事实说话,事实已经说明。

    《无逸》说的总的是好的,成王也就不去在意他了,成王想,把周公当作一名学者来看待,就没有什么了。成王为何这么想?因为成王要树他为大贤表率,以释前嫌。不过这是要到周公旦殡天之后。

    年终时分,伯禽来报,收服盖国君,平定盖国长期反周叛乱,报捷。

    成王得捷报,心里愉悦,赏赐黄金百孚于伯禽,以示嘉奖。

    伯禽得到嘉奖,于是用赏金打造一个大宝彝,来纪念这此伐盖功勋。铭文:“王伐盖侯,禽又胀,王赐百金孚,禽用作宝彝。”

    周公旦的一颗心落到地上,不再担心伯禽之口误。

    成王令将盖国君的一支迁徙到中条山盖氏一支合并。伯禽得令依照王令行事。

    公元前1o28年,周成王十五年二月,太王太后太姒病危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西周王朝简介 >西周王朝目录 > 第八十五回 非乐无逸转戒君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