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九十二回 分餐问责监国相王
束。”康王说。

    会后,所有人都看清了形势,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不学习就落后的感觉非常强烈,那里是顾命,就是来听课,接受新鲜事物教育的,师氏和虎臣是军人,对施政更是缺乏经验,真的要终生学习,一刻不可慢待。就如康王所说:“社会的展总是要比感知要快一步的。要跟上这一步,就要花大量的时间来获取新事物的信息。当你得知这些信息时,事情已经生了,还是慢了半拍。”

    第二天早朝,礼仪之后康王开始说话。

    “各位爱卿,朕昨天举行了议会合议国事,对重大事情做了合议表决,现朕做具体部署。也是朕上任之后的新政政策。

    第一个决策是派监国人员到诸侯国中去担任监国一职。谁能担当得起监国的责任呢?

    朕考虑再三,决定第一批监国人员在托孤大臣中委以重任,监国和封分是同样,享受诸侯国子待遇,待遇由朝廷放,监国人员每一个季节回来召开顾命议会一次,一年四次,来反应所监之国与各地区的总体情况。

    监国,顾名思义,监理,监督,监控,监察,监管,汇报,沟通,督查,督察,督导,督办,但不要干预诸侯正常事务,以朝廷国家安全,地区团结为第一要素,以上通下达和王朝保持一致政治方针为第二要素。

    这第一批监国国子是,司马,司徒,司空,师氏,太史,大宰,百尹,大宗、司农,虎臣,上卿大夫,上大夫,军师,少傅,以上十四名官员前去各地监国,具体到何地监国,明日在家侯旨。”康王下旨道。

    “遵旨。”十四人出列说道。

    康王吭了一声,下面肃静,康王说:“朕宣布一个重要的决定,朕决定封年轻的叔弟应侯到艾国担任国子监,朕同时决定,艾监国不设立君主,由监国子独领地方政务,也就是说,艾监国属于朝廷直属属地,这个地方作为朝廷的试点直属区。”

    康王这个决定,可谓先进,这是中央集权的郡县制的先驱,第一个先行者。这也意味着监国子的权力的标杆衡量标准示范区。

    康王接着说:“朕三年以后前去视察监国子的执政情况。”

    群臣激动,鼓掌,雀跃。

    康王为何要封他的弟弟为监国子,而不封为诸侯君?因为应侯本有封爵,也有食邑,这么安排,另有隐情,艾国边上就是黄国,黄国境内有个历史悠久的铜绿山铜矿,康王是冲着铜矿去的,康王没有直说,监国,其实就是监督铜矿,铜矿资源属于朝廷所有,铜,此时称金,朝廷重器。。

    这个高官老臣全部外派出去了,不等于班底洗牌?但是,这外派的官很大,几年下来,也许能晋升被二次封为诸侯,对于后世子孙有力,这种可能性达到百分之八九十,前提条件是不要出事,等于安置分封托孤老臣。

    这老臣都走了,朝廷位置空缺就多了,而且都是最高属官,下面的大臣眼睛开始红了,开始活动,等待幸运之星能砸到自己。

    “朕的第二个决定是,展地方特色产业,打造片区经济。朕选了燕、卫、毛、陈、晋、齐、鲁、曹、邗、庸、邓、褒、黄、宋、罗、巢、州来、徐、密、吴,共计二十国为特色产业国,也叫特色产业成员国。”康王再次公布王令。

    “朕的第三个决定是,为大力展农业,以农为本,加强收集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总结。

    朕,决定贤士深入乡、遂基层任职。古人说‘所谓贤者,应与民并耕而食,饗(xiang)食而治。’上次成王春夏播种,亲自带领农夫播种百谷,耕种三十亩田地,万人出动,并肩而耕的场景,众爱卿还记不记得?

    这次,正好有待分配的进士贤能,司马已经全部辨官结束,就等射宫就任,朕决定三日后举行射宫,并通知六乡六遂的大夫一起参加。

    这也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西周王朝简介 >西周王朝目录 > 第九十二回 分餐问责监国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