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回 分餐问责监国相王
是最后进士射宫,以后进士直接由司马司士辨官上任,只要报朕就可了,正常情况下不需射宫。各地诸侯送来的贡士,由朕亲自考察,举行射宫仪式。”康王宣布王令道。
“朕的第四个决定是,调整朝廷的体制改革,细化问责制度。待调整官员晋升空缺之后,再公布具体改革方案。”“今天就宣布这四个决定。”康王说道。
“退朝。”仆正高声喊道。
退朝之后,十四位顾命大臣,激动不已,这意味着将要被二次分封为诸侯国君,个个心满意足的相互看看,笑笑,各自回家,等候诏书,准备上任监国子。
而其他的大臣们开始盘算着如何得到晋升,补缺,这么多位置空了下来,总有人要上的,于是,大家开始表现,开始走关系,开始攀附,尤其是哪些副官们,总算有个转正的机会,哪能放过,赶紧表现,赶紧使出浑身是胆,浑身本事,想尽一切办法,动用一切关系,目的就是为了一个,晋升。
而学子们已经得知这次任职去处,多数人开始伤心,本希望能有个好差事,脱离农村,可到头来还是那里来,哪里去,好不伤心,觉得伟大的梦想将要扑灭,有的人开始喝酒解闷。
第二天中午,监国令。“少傅接诏,王令汝前往曹国任国子监,一月内到达上任,不得延误,钦此。”传令官宣旨。
“为臣接诏。”少傅跪拜叩接旨。
十四人已经全部接到监国令,他们开始跳了起来,这十四个被监国,就在二十个特色成员国之中的齐、曹、邗、庸、邓、褒、黄、宋、罗、巢、州来、徐、密、吴,这都是王上重点推广展国,这王上的意思很明确,这监国一来是监国,二来是调研,三来推动展,四来是扶持,五来是送封地。
他们猜的没有错,可康王还有更深层次的战略意义要传递,是用第一批监国人员向天下诸侯传播好的信息,善意地信息,监国不是对立面,但第二批、第三批监国就不一定了。同时告诉监国人员,这是美差,不是配。
话说跑官的人就惨了,跑官,这是正常的事情,谁都希望晋升,为官者的荣耀感,体现自我价值观,展示自身能力和使命感,也是兑换自身价值利益的最终取向。跑的过程你懂得,但没有一人敢到王上那要官的,那跑官的风险投资就大了,因为决定权在王上那,这次无人能插上手。跑等于没跑,没跑等于跑。没跑就是没跑,不等于跑,这是原则问题,虽然结果一样。
有一个人前去康王那要官去了,不过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遂人。
“为臣求见陛下,请禀告陛下。”仆正望了望遂大夫,没有说话,迟疑不决,是否答应禀报。周王朝初期,遂大夫是下大夫,乡大夫是大夫,上大夫是高官,上卿大夫才是真大官。以后体制改革,遂大夫才达到上卿大夫
“外面好像有人求见陛下。”侍女说。
“去看一看。”康王说。
“诺。”侍女应道。
“陛下问那个在此说话?”侍女说。
仆正见王上已经知道有人求见,赶紧上前禀告:“陛下,遂大夫求见。”
“传。”康王说。
“遂大夫觐见王上。”仆正宣。
“微臣叩见陛下,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遂大夫叩拜。
“是桥醴大夫啊,平身,你找朕有何事,说吧。”康王说道。
“微臣听说这次进士下乡进遂,臣一听由此好事就赶紧来求见陛下,能给我们五遂分配一些贤能,我们那缺人才,望陛下成全。”遂大夫说道。
“噢,你是来要人的,好,明天射宫,朕给你多分配几个去。你还有其他事吗?”康王问。
“没有,微臣告退。”遂大夫退出。
明天就要射宫,会生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