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三回 自古第一宰相启伯
代,沿用吕已侯。

    任命司士列为。司士,朝廷人士部长,地位比三司地位低一点,但是管百官人士关系,是考察和考核的部门,也尤为重要。

    任命祁臩(jiong)为太仆长。作册令《臩伯》。

    这样就形成朝廷席执行长官是内廷总宰担任太宰。王上身边近臣有太仆长统领宫廷内部事务。朝廷政务有太宰,内务有太仆,两人都是王上身边近臣,王上抓住两个人就可统领朝廷百官,穆王是这么想的。穆王制定的是纵深层层管理的政府机构模式,而不是扁平化管理模式。

    上面这帮人统称朝务卿,卿士寮。

    还有一帮人。就是天官们,由太史统管,下设历法、祭祀、占卜和文化教育的行政部门。

    到穆王这个时代,宗教事务已经不被重视,周王朝不设上帝,只祭祀天地和祖先,自然现象。但太史的职位还是不能少,任命巫咸之后人巫伯担任太史。内史由亓(qi)伯担任。大祝由缯伯担任。

    穆王先确立了这个朝廷顶端职务,下一步在确定司正和六府部级干部的名单。时间还要改天公布,一百多个部级部门,所谓百司,就是一百多个部长,部长职务称司正,称呼为尹。如水司司正邝业,就称为邝尹,司货的司正祈盼,就称祈尹。正部级一级长官为尹。原百尹一职,就是统领这些尹的第一长官,也叫令尹,百官之长。现在由太宰来统领百官,意思上,官名上没有统一,而且,宰有家奴的意思,王家之总管佣人,也叫相,一百多个尹官,却被一个家奴来统领,祭公谋接受不了,也有很多正部级干部接受不了。穆王延迟任命时间,就是要大家消化一下这个新形势下的新办法,新称呼。中国第一个宰相,就在一片反对声中诞生。

    朝廷太宰启伯,在一片嘈杂声中上任太宰一职,他面对如此多的反对声,启伯对穆王进言,作《六防策》。

    《六防策》的内容很少,就六个注意事项,第一,防止地方政权的入朝;第二,防止异族的入据朝政;第三,防止本族人的揽政和懒政;第四,防止朝内倚重某个大臣,如内重则必有内部权臣篡权;第五,防止朝外倚重某个诸侯臣子,外重则必有强藩割据之患;第五,防止内外俱轻,这会导致有草莽英雄乘机崛起,外夷乘机入侵;第六,防止过刚,过钢则折。

    太宰启伯要求内外中和,取中庸之道。这是历史上第一个明确取中和中庸之道的人,来源于《六防策》。但这不是一般的用人的六个注意事项,而是具有执政者的用人标准。也是启伯作为中国第一宰相的任人的平衡表,平衡力,平衡点,平衡杆,平衡状态,平衡设置。不是二八法则,而是平衡力法则。

    看来这个太宰对用人还是有两下子的,支持者有,穆王,司徒君牙,太仆长伯臩(jiong),六计监察司刘布,司空犇凡,单伯,微伯,其他没有了。朝中为官大夫一半沉默,朝中遂人出身的大夫、司正一部分人出唧唧声,朝中乡人出身的大夫、司正一部分人明确表示反对。

    启伯是三朝老臣,担任内庭总宰时期随昭王第一次南征,得到昭王嘉奖之后,铸酒樽祭祀《启尊》,以表功勋。启伯本是辛国国君远房堂兄,姓姒,夏后启的后裔,不得志,而迁王幾成为六乡国人,启伯本也是六乡大夫出身,遇到康王选拔人才,重用人才,而被启用,大家出身是一样的,可他背叛了那个无形的网状系统,包括刘布,刘布本也是六乡大夫出身。

    这里面还有一个隐形人物,司士列为,他是司马蒲柳的嫡系,当年军师岛焦出策对付百尹桥醴,司马蒲柳就成了渔翁而得利,现在开始显现出来。可军师岛焦已经随昭王遇难身亡。桥醴已经下台。这台上主角就是蒲柳,不,蒲柳是幕后导演,是招牌,拥有军事大权的大司马,副导演是列为,演员是乡大夫和各个部门乡人出身的司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西周王朝简介 >西周王朝目录 > 第一百三十三回 自古第一宰相启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