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回 诸侯制钮欲破礼制
的乐器如何做大祝?这是他的专业。他总不能靠其父受宠于昭王而获得侯爵那点事来活下去,总得有点真本事,方可在朝廷中长久立足。”笰宰说。
“太宰说的是,原来王上外游带着大祝随行,原来是当保镖啊!本公至今方明白个中道理。”毛公说。
“也不尽是,王上到河宗氏处,河宗伯为了讨穆王喜欢,显摆他的温谷乐都,让七萃之士为穆王合奏五钟七律,而大祝曾一人演奏十二律,让河宗伯佩服得五体投地。后来到了重人哪里,重人为显摆其是重黎后人,和大祝曾斗法,被大祝曾搞得服服帖帖,不敢造次,大祝曾确实是神鬼邪正两全之人。”笰宰感慨说。
“既然朝廷有能镇住他们的武器,那就让他们粉墨登场演一场小丑跳梁吧,杀杀他们的威风,不然他们还以为自己不知多厉害。不知自己多了不起,天下都要靠他们的样子。”毛公带有看法的语气表示道。
“在下明白了。”笰宰施礼说道。
笰宰又征求少保盛伯的意见,“盛伯,你看宋国的《桑林》之乐怎么样?”
盛伯说:“宋乐代表前朝商乐,我们周人的文化本不及大商,通过一百年来对岐山雅乐的推行展,我们周人已经确定为华夏民族文化,我们的方言为雅语(为周王朝普通话),所谓雅言,就是以我们这个民族定制的朝廷标准官方语言,《雅》诗分《大雅》和《小雅》,诸侯地方文化为‘地风’,如《陈风》,《宋风》,地方风不得成为雅,这一点要一定把持好,我们的礼乐制度有两条基本原则,一是等级制度,二是规定伴随礼的乐舞基本是雅乐。礼乐完全是局限于社会上层的活动,‘大宗、小宗’的严密等级关系,宋国因为是前朝商的遗风,这《桑林》原本是商朝时举行盛大祭祀活动的礼乐,乐舞既强而有力,音乐震撼人心,又轻捷灵巧,直抓眼球,而且,它本是一种大型的朝廷级的祭祀活动礼乐,你要把它降级为小宗诸侯之乐,这一点必需做到,否则就成商朝复辟之礼乐思潮了。”盛伯力挺周朝礼乐制度,给宋乐扣上一顶“商朝复辟之礼乐思潮。”
“在下知道了。”笰宰施礼说道。
笰宰又问少师房伯,“房伯,你对《甘棠树下菊花台》这曲子有何看法?,这乐曲由燕国候亲自编曲而成。”
房伯说:“王朝礼乐制度,已经实行九十多年,礼乐其实是对严密的宗法等级制度的捍卫,强调阶级等级的固定形式。某一等级的人,才能享用这一等级的礼乐。就乐而言,等级的内容包含有对乐舞名目,乐器品种和数量,乐工人数等等的绝对限定,尤其对青铜乐器,有严格的规定,出规格就是严重违法。在各等级贵族自己以及他们之间的活动中采用朝廷礼乐制度所规定的雅乐,这样能起到加强宗族的大小和上下级统治观点,没大没小的不得乱来,如果你乱来越级,这表明你对王朝统治不满,表明你要冲破统治。”这问题严重了,背叛朝廷的大罪搬出来了。这礼乐制度不能大意小瞧。
“房伯,你还没有表态对这曲子的看法。”太宰笰追问道。
房伯会如何表态,会做出如何反应,礼乐制度究竟会生一个什么的变化,诸侯的有声有色的诗歌能否晋升为国乐,苦心研制的编钮礼乐之宝器,其先进性是否能冲破森严的王朝礼制,而穆王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会做出怎样的决定,请看下集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