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六回 五刑并下强治诸侯
,《六韬》,还有岛礁的《易经二十八兵法》,以及《司马治军》,对战法战术谋略,已经熟记于心,父王放心。”辟方说道。

    “可朕怎么听说,你和京伯以及密康公三人治军,虽然严厉,可对于与犬戎边境问题老是不公,偏袒于京伯和密国,这对犬戎义渠国很是不公,导致今天这个局面,是否有此事?”穆王问。

    “父王,却有此事,密国、岐阳、豳国,周国,散国,五国联合抗戎,义渠戎国之大,远五国之地总和,国大必霸,这是劣根性道理,犬戎强势,这也是事实,免不了说话做事底气硬朗,而五国联合,也绝不相让,又加有王师三军屯兵于义渠国边境,京伯又是统领三军大帅,京国公子又在义渠北方驻守边疆,底气也是很足,有朝廷作为后盾,加上儿臣是他女胥,这局面难免就会有摩擦。儿臣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除非将京国迁出古都,这样可以缓解西北局势,缓解一下和义渠的的关系。”辟方回道。

    “这事得征求一下太子和司马寿的意见,他们是管这个的,传太子前来。”穆王吩咐道。

    应传,太子来到路内宫。

    “儿臣拜见父王。”太子伊扈说道。

    “平身。”穆王说道。

    “参见太子殿下。”辟方施礼道。

    “弟弟免礼。”太子伊扈回礼说。

    “父王召你来,是辟方建议将京伯迁出古都,你的看法如何?”穆王问。

    “父王,将京伯一国迁出,解决不了和义渠的紧张局势,反而会造成对朝廷影响力的削弱,最起码是现在这个节骨眼上。”太子回道。

    “是这样,哪你有什么更好的意见。”穆王问。

    “儿臣想,先将义渠拿下,之后对他进行公开审判,如果他申辩的有理,倒是作从轻处理,这样也是对天下做个表率,天下不再是一味的战争,而是有理可讲的地方,诸侯间,也不一定非要战伐,到朝廷讲理也是一样,谁对谁错,自有公道。如果京伯等仗势欺人,就势将其迁出西北,也是对义渠一个交代,而又实现了将京伯迁出古都地域,一举两得。”太子说道。

    “办法是好办法,就这么办了,这对法典是最好的示范,不然修改法典有何用,从现在起,以推行新法典为主,战争尽量少点,战争免不了死人,战争少,人就死的少,这是积德行为。”穆王说道。

    “太子哥哥,可京国君是我岳父,这样做,迁徙的意义完全变了,京氏会和我闹的,我的后院会起火的。”辟方说道。

    “我想,迁都的意思一定是京伯让你前来说的,是他的意思,不是你的意思,他这样和义渠斗,也就是这意思,你去问他,是现在就迁到义渠西边的京公子哪里去能,还是待战后迁到中原之地呢?他会怎么选择,两全其美的事情世上没有。”太子说道。

    “哪我得征求一下岳父大人的意思。”辟方回道。

    “傻瓜,不用问了,他一定会选择后者的。他就是不愿意和义渠打交道,才这么要求的。迁到犬戎西边,他不是更斗不过义渠啊。这事不用问了,就按照太子说的办,京伯被罚迁都,却迁到一个好地方,你说这是罚他吗?他感谢太子还来不及呢!减轻了对义渠国的压力,缓解边关的关系,同时把事情处理好,这是太子的能力,你要好好学学太子的执政水平。”穆王说道。

    “儿臣一定像太子殿下学习,儿臣也明白这个中的道理,就是想买个面子给岳父而已。”辟方实话实说。

    “好,君子坦荡荡,可家国天下,不是一家天下,为王者追求的是天下家,天下人都是一家人,不是犬戎就不好,他也是朕的臣民,而你们大臣因为义渠人老惹是生非,好战好掠,就认为他不好,其实不然,你好武,你哥哥好文,可都是朕的儿子,朕没有感觉你们谁好谁不好,手心手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西周王朝简介 >西周王朝目录 > 第一百七十六回 五刑并下强治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