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军大会师
处于有利地位,再分兵夺取甘西、绥远等地较为容易。这是西北大计。
红二方面军的长征,比红一、红四方面军晚,但是损失最大。从1935 11月19日南下湘中开始,至1936年10月22日在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止,历时11个月,行程8000余公里,转战湘、黔、滇、康、川、青、甘、陕八省,进行大小战斗110多次,攻克城市39座,战胜了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终于取得了胜利。
10月9日上午,碧空万里,阳光和煦,会宁城门楼前扎起了彩门,红旗招展,锣鼓喧天。夹道欢迎的人群,有部队,有群众,气氛非常热烈。我们自南门进入会宁城。会宁城内,万象更新,标语、人群、欢声笑语,使这座偏僻的小山城空前的热闹起来。与一方面军的部队会合了。多么激动人心的会师啊!
10月21日,红二方面军到达甘肃、宁夏交界处静宁一带,贺龙、任弼时、关向应,从老君坡来到平峰镇,与红一军团负责人会合。而红六军团模范师到达兴隆镇,红一军团第一师师长陈赓带领党政军及当地群众1000多人,排出三里多的欢迎长队,敲锣打鼓,放鞭炮,喊口号,迎接二方面军的到来,并且杀猪宰羊,热情慰劳。
10月16日,红二方面军赶到了六盘山脚下,后面有敌人追击,前面有敌人大军堵截,天上的敌机还在轰炸,骄狂的敌人甚至送来恐吓信,声称要在几小时内把红军消灭在六盘山下。此时,红军只有1000多人,要对付两个军的敌人,可谓凶多吉少。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英勇的红军血战两天两夜,向北夺路突围,冲破了敌人优势兵力的围歼。但是,数千名红军战士永远牺牲在了这次转移突围的路上。贺龙回忆说:“我们原来估计四方面军不会走的(指四方面军西进),那时我们给中央发了电报,早(向北)走两天就好了,不会这样狼狈,六军团也遭不到侧击。四方面军一撤,敌人就围拢来了,急行军掉了几千人。……部队搞得稀烂,后勤都搞完了。”
中央书记处及政治局在志丹的石窑洞里召开会议,慎重地进行了讨论。
在二、四方面军基本完成洮岷西战役后,考虑到蒋介石增调胡宗南部队进入甘肃实施“围剿”红军,所以,中共中央就进一步巩固陕南、陕北、甘北根据地,对红军的军事行动及时部署。8月25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联名发布了《关于红一方面军西方野战军及红二、四方面军任务的训令》。《训令》规定:在九至十一月,我二、四方面军的任务是在甘南活动,消灭毛炳文、王均部,发展苏区,准备冬季新的行动。我西方野战军九至十一月的任务是,消灭二马部队于运动战中,在不付过大代价条件下,克服若干必要的城寨,占领海原、打拉池、同心城及其以北地区;从发动回民群众斗争之中,争取回民大量加入主力红军;发展西北苏区,保障定边、盐池、豫旺苏区,策应红二、四方面军作战。
线北上,不过半月左右即可到达靖远、海原地域,从靖远渡河;一方面军跟即渡河或合力先取宁夏,或分途并取宁夏、甘西。二方面军仍在外翼制敌,则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