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发奎礼送郭沫若
扑哧笑了一声,几个人对望着,都一齐大笑起来。文人哪不甘柔弱又无奈的自嘲哟——常处这种尴尬境地而发笑,笑别人,也笑自己。笑够了,郭沫若说:“我有副上联,你们对一对下联。”“你说出来听听。”“听好,是这样:‘郭主任背腹面受敌’,这是上联,你们对。”阳翰笙脱口而出:“李秘书上中下俱伤。”“对得好,对得好!”郭沫若连笑带说,“还没被打糊涂。”
南昌就在眼前,经过一场洗劫,道路又不好,大家都有些走不动了。大家就想与南昌联系一下,派人来接应就好了。郭沫若给前方的牛行车站打了个电话,让他们转告南昌。对方问:“怎么告诉南昌呢?”郭沫若脸上的泥巴还在,却逗起乐来:“你就说,郭主任大驾光临!”“也不知管不管用, 南昌接得到不。”打完电话,郭沫若还在叨咕。李一氓说:“吉人自有天相,肯定管用。”他们走走停停,停停望望,直到4日晚上,他们才到了赣江边。
正在无计渡江时,一只小船忽从对岸发来。船上的人大呼:“是不是郭主任?”
“是啊,快划过来吧。”
电话管了用。贺龙派人在江边上等着他们到来。很快,他们来到了二十军军部,就看见了那个笑眯眯的贺龙,大家高兴地拥抱成一团。
贺龙听说他们挨了打,定要军医来看,并让人拿来两套衣服给他们换洗。
他们都说不打紧,擦破点皮,只不过有点侮辱斯文的感觉。
贺龙还把这个情况报告了周恩来。周恩来不一会儿就到了。他随身带了一套军服,是分给他的,他拿来送给郭沫若。
郭沫若把张发奎写来的4项要求,交给周恩来。
周恩来拿着看了一遍,说:“都不成问题了。我们是决定走东江,不走赣南的。本来我们打算今晚就出发,离开南昌,现在改成明早出发了。我们和他自然可以各不相干。我们的方针是缴械,不杀人,他也是应该知道的。八一革命,我们只缴了第三军和第六军一部分的械,并没有杀一个人。”
“不杀人,有时也好像不大好。”郭沫若半开玩笑地说,“我们就几乎被你们没有杀的人杀掉了。”大家闻声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