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二 大爱无疆——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杨绍军
担心孩子们误认为孤儿院的“家”还是比别人差,会刺激深藏在幼小心灵中的自卑感,这对孩子们的学习、成长是不利的。于是,杨绍军下定决心,要尽快地进一步改变面貌。
“我一定要让孩子们住上高楼大厦,要有一流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打定主意,杨绍军就开始一个劲朝目标奋斗。他勒紧裤带,从自己牙缝里一分一分地不断积累着资金,同时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于2000年投资300多万元,建起了当地最好的4层孤儿公寓大楼。2001年投入300多万元,建起了两栋现代化的后勤和员工大楼。2002年在市区投入500多万元,建起了一栋孤儿宿舍。2004年又投入400多万元,修建了1栋综合办公大楼,还在院内建起了一个占地200平方米的大花园……
这一变化,让远近那些有爹有妈的孩子们也羡慕不已。
在孤儿院里,杨绍军就自然成了孤儿们的监护人,学习、生活、身体、心理乃至升学、入伍、就业等等,他总是毫不推卸地承担着一份份沉甸甸的责任。
有些在社会上混过的孩子,已经沾染了不少坏习气、坏习惯,要把他们扭转过来,使他们走上正道,杨绍军真的费尽心思。
杨绍军为孤儿院制定了“养大为本、教好为纲、成才为的”的办院方针,为工作人员明确了“一切为了孩子”的服务宗旨,为孤儿确立了“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做人”的目标。杨绍军不仅自己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把孩子们当作自己的子女一样关心、呵护和教育,还要求招聘的28名工作人员保持一颗爱心,热爱公益事业,认真负责,处处给孩子们树榜样、做表率。
孤儿院实行学校式教育、军事化管理、亲人式服务。每天按时起床、洗漱、做操、吃饭、上课、自习。多数孩子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杨绍军就把孤儿院成立的3月1日那天作为孩子们共同的生日。到了这一天,杨绍军即使再忙也要挤出时间买来大蛋糕,让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围在一起唱《祝你生日快乐》,吃着甜甜的蛋糕。他是想用这些做法和场景来慢慢感动孤儿们幼小的心灵。
为了让孤儿们尽早接触外界,融入社会,杨绍军让这些孤儿们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到正规的学校读书,而且帮他们全额缴纳学费,避免被人歧视,心灵受到伤害。
杨绍军把院里的每一个孩子都看成是自己家的心肝宝贝,无时无刻不疼爱着他们,关心着他们。
李侠是城东半边街居委会的一名孤儿,从小父母就去世了。他12岁那年,唯一的亲人奶奶也离他而去,他只好在社会上流浪。为生活所迫,他常常小偷小摸、打架斗殴。入院第一天就要别的孩子叫他老大,给他钱,谁不给就打谁,他还经常尿床。杨绍军听说吃狗肉能治好尿床的毛病,就连续个把月买来狗肉炖给他吃,买来中药给他补身子。
细心的照料使李侠身体养好了,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同时,杨绍军又趁热打铁,几次找他谈心,使李侠渐渐变得懂事起来,不仅不再称王称霸,还像哥哥一样爱护关心孤儿院的弟弟妹妹。
杨绍军的关爱一直成为李侠学习的动力。李侠在学习上越来越用功,后来每次成绩都是班级第一名。高考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澳门科技大学,还获得了该校的校长奖学金。
可是,2005年,正在大学读书的李侠突发肾功能衰竭,需要急救。得到消息的杨绍军心急如焚,连夜赶往澳门,与学校协商把李侠接到内地肾移植技术最好的医院进行抢救。当时肾源十分紧张,杨绍军急得没办法,只好以很少示人的全国人大代表身份,四处找珠海市有关部门帮忙,终于找到了合适的肾源,并出资为李侠作了换肾手术,使李侠的病情转危为安,得以继续完成他的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