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〇三 向人民施爱他有情无畏——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陈光标
到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凝聚力。”

    “做慈善,是件快乐的事情。”陈光标表示,把钱亲自送到需要的人手中会更快乐,这也激发他继续把慈善做下去。

    “我赚的都是血汗钱,当你把这些血汗钱用于那些经历苦难和遇到天灾人祸的穷人手里的时候,人家回馈你的那份情义和感恩的目光时,你会感到无比幸福,那一刻你会觉得自己的善举是何等的高尚!”陈光标又一次眼里噙水与我们一起回闪到“5·12”大地震的那段时光——

    “抗震救灾第一志愿者”的称号,是四川灾区人民给他的。

    这是因为陈光标在汶川大地震的第一时间内,亲自率120人的民间抢救队伍,带着公司的60台挖掘机、吊车等大型机械,日夜兼程奔赴灾区,成为第一批参与抢救都江堰、汶川和北川等地遇难群众及打通“生命之路”的英雄队伍;他和他的志愿队伍从14号抢救出第一位还生者至今,一直在灾区义务参加抢救被埋灾民和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及建设家园的紧张战斗。他自己亲手救出11位学生和群众,肩上背过200多位遇难灾民的尸体;他一路“撒钱”捐物达1000多万元……灾民们感激地叫他“大好人”,温家宝总理称他是“有良知、有感情,心系灾区的企业家”。

    陈光标,这个39岁的江苏青年,在汶川大地震前线无人不知他的名字。我们第一次听说陈光标的名字是在前线指挥部。那是一位副总指挥正焦急地等待通向灾情最为严重的北川县城的“生命线”何时才能打通的消息时,前方向他报告:江苏来的一名民间志愿者带的机械队伍先期到达,已经挖通和打扫出了通向北川县城的最主要的山体滑坡地段。

    第二次听说陈光标的名字,是在从汶川通向都江堰的山道上走过来的一群灾民口中,他们约有几十人,已经走了两天,并且很快被安顿在一个良好的居住地。他们告诉我:“我们的命,是那个叫陈光标的江苏人,他带着大吊车、挖掘机机才把我们从坍塌的楼板下救出来的……”

    第三次听说陈光标的名字,是在成都青羊区灾民安置点里,几个正在购买生活日用品的灾民告诉我,他们在地震之后,失去了家园,从死亡堆里逃出来后身无分文。“是13号傍晚的那个雨夜,有个江苏来的青年人,他拎着一只装满钱的大口袋,站在公路旁一边对我们说,大家不要怕,政府和全国人民会帮助你们的,一边给我们这些无家可归的灾民每人发放一百、二百元的现金。我们一路上有好几千人,听说他一下把几十万元现金全发光了。他叫陈光标……”

    那天深夜,我从陈光标的助手那里知道他这天要从汶川映秀镇回成都。夜里11点左右,我们在成都的一家饭店终于见上面。“老乡,你太辛苦了!”我握着这位江苏老乡的手,不由自主地打量起这位深得灾区人民传颂的英雄:中等个头,四方脸庞,板寸头发,结实身材,一身戎装,袖子上还有醒目的红十字标记。“灾区现在很多地方只有军队和医疗队才能进得去。我是江苏红十字会副会长,同时受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统一指挥和领导的民间抢救突击队,所以这身打扮……”陈光标向我表示抱歉:“今天不能接受你采访了,因为明天我还要到绵阳九洲体育馆为灾民送赠送10000台收音机。货刚从南京发来,我必须现在到火车站去取。如果方便我们明天到捐赠现场见面如何?”“好的。”我忙说。此刻的陈光标太忙了,已经在抗震救灾最前线连续干了十多个昼夜。我看到他的助手一次又一次地催他吃药,助手悄悄告诉我:陈总已经接连三天高烧不断,身上都起湿疹了……

    第二天下午五点左右,在绵阳九洲体育馆广场上,我看到了陈光标正在为长长的灾民队伍发放他捐献的熊猫牌收音机。看到灾民们高兴地打开收音机开关,听着优美的音乐时那份开心的笑容,陈光标的脸上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简介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目录 > 〇三 向人民施爱他有情无畏——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陈光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