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六 农民义士——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宋志永
009年9月,在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结果正式揭晓,宋志永等“唐山十三农民”被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随后,宋志永又被评选为2009年全国道德模范。
汶川大地震在他心里又吹响了战斗号角
从湖南抗击冰雪灾害回来后,宋志永与其他12位农民便成立了“宋志永爱心志愿小分队”,表示今后无论是救灾抢险还是其他志愿服务,他们都会义不容辞地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对于“志愿者”一词,宋志永坦言自己在此前毫无概念。
也许是上天特意考验这支志愿小分队,2008年5月12日下午,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特大地震。
真是祸不单行!听到这一消息后,宋志永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当年唐山大地震时的惨烈情景。他立即作出决定:赶赴灾区!
“我先走了,你们随后跟上。”来不及和同伴们打招呼,在大地震发生当晚,宋志永赶赴灾区前,给其他12个人发了一条短信,就匆忙上路了。
宋志永想不到去四川的路这么艰难。
当晚8点,宋志永打车到了北京。当他心急火燎地赶到北京西客站时,一问才知道,到成都的火车票已经买不上了。他只好在火车站待了一宿。第二天一早他又去排队,这次只买到去郑州的火车票。到了郑州,他直奔郑州飞机场。买好飞往成都的机票,在候机大厅等了近三个小时,航班却被取消了。
他又返回了郑州火车站,购买去成都的火车票,可能是铁路部门出于安全考虑,去成都的车票怎么也买不上。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宋志永急了,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到四川呀?不能再耽搁了。情急之下,他决定从郑州打出租车到西安。火车票是210元,打的费是1700元,两者花费相差悬殊。即便是这样,出租车司机一听是去地震灾区,都一再摇头,没人冒这个险。毕竟路途太远,而且余震不断,闹不好钱挣不到手,还得把命搭在那儿,实在是没必要。直到晚上9点多钟,他才几经周折找到一名出租车司机,听说是到四川自愿抗震救灾,破例答应前往。不过他又提出了一个附加条件,到西安除了1700元打车费以外,还必须加上800元的过桥费,总共是2500元。
这明显是敲竹杠,但宋志永正在为找车着急,哪还来得及算这细账。他头脑中只有一个念头:快,快,快点到四川!对司机的要求满口答应。就这样,他踏上了赶往四川灾区的遥远路程。
到西安以后,他又换乘出租车赶往成都,途中得知汶川不能去,绵阳受灾也严重,便临时决定先参加绵阳的抗灾抢险。同出租车司机轮流开了整整9个小时,终于在14日凌晨5点,宋志永到达绵阳。得知北川灾情严重,交通、通信全部中断,宋志永便决定到最需要人手的北川去。一听说去北川,司机们一致劝他,道路中断,山体滑坡,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不要去了。出租车去不了,他花150元钱租了一辆摩托车,冒险进山。
冒着纷纷扬扬的细雨,躲避着还在不断滚落的岩石,宋志永和“摩的”驾驶员在崎岖的山路上提心吊胆地艰难行进。一路上,从震损的山体上滑落的重达数十吨的大石头随处可见,随时都有车毁人亡的危险。花了近3个小时,早晨8点多钟,他终于来到距离北川县城还有6公里的地方。这里的道路已被山体滑坡完全堵塞,连摩托车都过不去了。宋志永步行一个多小时,终于到了已是废墟的北川县城。就这样,他成了北川县城抢险救灾最早的一批外省志愿者。
在北川的18个日日夜夜
进入北川县城,宋志永被眼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