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九 大爱厚德为民报国——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朱玉林
起来,扳开他的胳膊他都没醒,就那么仰面朝天打着轻鼾。站起来的毛愣小子不干别的,哗哗地尿上啦,尿溜儿正浇在他的脸上,他的鼻子、眼睛、嘴哪个也没落下。
孩子有病了,玉林更是丝毫不懈怠。这个不懈怠,就不是敢不敢的事了,而是出自为人父为人母的本能一样的感情。全院300多个孩子,有哪个生病,玉林都吓得够戗。眼睛盯着,手把着,吃药喂饭,寸步不离。14岁的女孩儿刘伟得了阑尾炎,他选实力最好的医院做手术,从推进手术室,就站在门口等,一直等到把孩子迎出来。这孩子更绝,穿衣服谁也不让动,就让“院长爸爸”一个人给她穿。这件事把玉林好个感动,湿着眼睛给她穿好了衣服,盖好了被子,便立马走了。他到市场上买了只农民拿来卖的本地老母鸡,20多公里送回家,让老伴儿给炖好了,再由别人开车,自己双手捧着砂锅,又20多公里送到小刘伟的面前。还有,小女孩儿梁富莉做口腔矫正手术时,玉林在手术室门口整整站了6个小时。
最让玉林一刻不敢懈怠的,是孩子们的学习。只读了三年书的他,把一辈子读书的渴望,都寄托在了孩子们身上。跟孩子们唠磕儿时他说:“孩子们哪,可要好好念书啊。现在是信息时代,不使劲念书,没有高科技知识,就没贡献,没出息……你们都考上大学,都念研究生,都出国留学才好呢。只要你们都给我好好念,我就是砸锅卖铁,我就是卖了裤子当袄,我卖了房子出去住在窝棚里,也要供你们念!”不仅在这里他是这么说的,就是那年在给苇沙河镇的乡亲和镇中心小学学生的慰问演出中,玉林手拿话筒对乡亲和孩子们也郑重地说:“大叔大婶们、兄弟姐妹们,特别是上学的孩子们,一定要好好念书哇。不光你们,还有全镇各村的同学,考上高中和大学的,家里供不起的,我都供你们。你们好好念吧,念得越高越好,念到哪我供到哪!”
不仅仅是说说而已,他一天到晚想的干的,全是孩子们的学习和深造。院里成立了自己的学校,是全日制的江源县实验学校育林孤儿分校。自从当上了孤儿院院长,只要一坐到桌前,他自然而然的就拿起了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单。近在眼皮子底下的小学、中学的,远在长春、天津、北京等地上大学的,他们每个时期的学习情况,他都详细掌握。300多名孩子每次考试的分数情况,谁上去了,谁下来了,差的是几分,是什么原因,他都清清楚楚。即使出差在外,一天也往家打十几个电话,挨个问问情况。工作再忙,找学生的教师、辅导员谈孩子们的学习情况,他也从不耽误。在县城走读的高中学生,学习成绩不稳定,玉林分析,是走读中带来的问题,就和老师们商量解决的办法。从上早自习的安排到吃饭时间,以至2公里的路程用车接送等问题都解决了。所有的雨雪天气,他都是用车接送孩子们。又是怕雨雪天路滑摔着,又是怕天冷感冒着,又是怕走得慢了耽误上课。有一天,玉林去接他们,因临时有事,晚放学四个小时。他就在学校门口,坐在车里等,足足等了四个小时。羡慕得老师直咂嘴,说你们这些孤儿太幸福了,有这么好的人知疼知热,一点也不孤啊!
别看朱玉林没读几年书,但却有着超乎寻常的记忆力,300多名孤儿的名字、从哪里来的、有什么习惯,甚至大多数孤儿的生日,他都记得清清楚楚。每逢孩子生日的时候,他都告诉灶房做几个孩子喜欢吃的菜,为孩子们举行小型的联欢会。而此时,常常忘记自己生日的他,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样子,感到比自己过生日还要快乐!
朱玉林多次嘱托身边孤儿院的老师和管理人员说:“孤儿们从破碎的家庭来到孤儿院,他们很不幸,咱们要多在孤儿的生活上留心,对孤儿的每件事要细心,对孤儿的教育成材要有耐心,对孤儿的感情要真心。”朱院长自己正是按照这“四心”去又当爹又当妈的悉心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