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 长跑者徐茂——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徐茂
人民大学“劳动与人事关系”专业,这也是中国人民大学的王牌专业。
孰料,阴差阳错,录取他的高校却是四川大学。他将他不少同学羡慕得眼红心跳的四川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悄悄置诸箧底,毅然决然地作出了决定:立即复读,来年再考,一定要考进人大,一定要读到该校的“劳动与人事关系”专业。
家里有钱,他读得了书;他有天赋,他读得好书。对于复读,他信心如若东风鼓荡的好一叶满帆。
一年复读,终于结束。他正待跃跃欲试,再上考场。2007年6月6日即当年高考的前一天,这个对所有衷心渴望大吉大利的人们视为六六大顺之日,飞来横祸却自天降临徐家小院——徐茂之父徐廷贵因病医治无效,撒手人寰!
那一刻,一首已记不清歌名的当年却流行一时的反法西斯歌曲的几句歌词顿时反反复复地回荡在徐茂的心头:“万恶的强盗闯进了家园,乌云布满了蓝天……”
那万恶的强盗,就是对他亲爱的父亲与他幸福的家庭谋财害命的万恶的病魔。
父亲逝世,当然是大事。但高考之于徐茂,乃是更大的事。冥冥之中,徐茂老是觉得父亲的亡灵在频频催促他快进考场快进考场。于是,父亲逝世之翌日,徐茂擦干眼泪,强忍悲痛,貌似若无其事地进入了考场。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挨至第三天,乃其父出殡之日,他在考场再也坐不住了。他是父亲的独苗,也是父亲唯一的端灵人,他得回家,他得回家。于是,他只得忍痛割爱,决然放弃了最后一科即英语的考试,匆匆返家奔丧。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如此,他的高考成绩自然大打折扣,分数揭晓,他仅得507分,离他预期的分值少了一百余分。
为父亲治病,家里积蓄耗费尽净。而且,雪上加霜的是,家里还欠下外债8000元。
家里近三十年来破天荒地差钱了。没有钱,百事难为了,徐茂心知肚明。再度复读,他已没有条件了;出门坐车,他已没有资格了。从今往后,脚下的路,再也不能靠四轮六轮机动车而只有凭依他双脚步步前行了。
他接到了也不得不接受了重庆工商大学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07级1班的录取通知书。来日方长,中国人民大学之梦,待来日再去圆吧。
偿还家里外债,要钱;支付自己的学费与饭费,要钱;解决妈妈的生计,要钱。
挣钱,便成了徐茂独立生活别无选择的第一步。
徐茂本为高才生,高才生往往都会被爱才如命的老师另眼相看。一个时时关注徐茂的徐茂高中时代的班主任余绍康老师找到徐茂,对徐茂面授机宜:你科科优秀,完全可以开办补习班挣钱谋生。
余老师一句话,点醒梦中人。
万事开头难,徐茂不畏难,只缘于他已然没有畏难的余地了。东问西询,总算租定了教室。八方联络,终于招来了学生。在这个高中补习班,徐茂又是班主任又是辅导员又是科任教师,而且还是多个学科的科任教师。语文、政治、外语他门门皆通,数学、物理、化学他类类皆精,所以讲起课来,晓畅而又生动。学生拥戴他,家长欢迎他。短短一个月,徐茂不仅挣得了讲课费3万元,而且还收获了“好老师”的好名声!
钱是人的胆,钱是人的魄,钱也是人孝心爱心的催化剂。凭这3万元,徐茂一分不欠地偿还了家中的全部债务,还剩2万2千元。有了这2万2千元,徐茂便有了学费有了饭费而且还有了妈妈的生活费,其心深处自然也冉冉升腾起了未来生活的底气。他随之拿定主意,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带你上学!”
妈妈听罢,倏然眼红心热,她在心中喃喃自语:“我的儿子长高了!我的儿子长大了!”
妈妈当然绝不会想到,在未来的日子里,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