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魏巍
见到了魏巍和被他救上岸的男子。“我是内蒙古武警部队的,去项城老家探亲要返回部队,晚上买了票姐姐带我去街上买东西,不想遇到了这事。”魏巍说着话,还不停地打着寒战。
报道说:被救男子躺在一张床上,在被子里不停地发抖。他自称姓王,因女友的家人反对他们两个恋爱,一时想不开喝了酒便跳河寻死。
报道说:晚上10时50分,魏巍的姐姐、姐夫提着行李赶到医院。“他买了晚上11点12分的火车票,现在火车快开了,他还非要走,怕回部队晚了。”魏巍的姐姐说。
在这平常的夜晚,在这普通的医院病房里,一位新时代的英雄诞生了!然而,此刻的魏巍并没有认为自己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只不过是做了一件应该做的好事而已。眼下他最关心的是军人的天职,是要按时归队。于是挣扎着从病床上爬起来,穿上姐姐新买来的棉衣,向抢救自己的大夫致谢话别。
“走,我们送你上火车!”夜巡民警在11时10分把魏巍送到了检票口,使他顺利乘上了归队的火车。
英雄在平凡中成长
魏巍的纵身一跳,跳出了新时代80后军人的风采!
那是非同寻常的一跳。
我们难以断定:当今社会上,究竟还有多少人会在生死关头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舍己救人?
然而,我们的边防武警战士魏巍同志做到了!——在夜深天暗、在零下6度、金水河结着冰层、路上很少行人的那个时刻;在他已经买好了归队的火车票、离开车时间还只有几十分钟、他和姐姐、姐夫正往火车站走去的那个时刻。他有许多理由拒绝营救那落水男子。他甚至还可以装聋作哑,就那么目不斜视、耳不旁听地向火车站走去。
如期归队也是他能说得出口的理由。
然而,我们的边防武警战士魏巍没有那样做!——他责无旁贷,他义不容辞,他义无反顾,他毫不犹豫地就冲了过去,他连一点儿私心杂念也没有,就跳下了河去!
在那千钧一发的时刻,他只一个念头:赶紧下水!赶紧救人!——
这就是我们的战士。
正像老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所写:
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的感情。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魏巍自幼就是一个好孩子。
1985年8月,魏巍出生于河南省项城市李寨镇大魏寨村一个耕读之家。
大魏寨村是一个有着3000多人口的大村子,绝大多数村民都姓魏。
爸爸魏明生一生务农,妈妈李美玲则是一位小学教师。
魏巍的名子是教了一辈子书的爷爷魏景国为他起的。爷爷之所以为他起了这么一个大名,压根儿不敢让孙子与著名作家魏巍的大名相提并论,只不过想从大作家魏巍的文采中让孙子沾一点儿灵气而已。沾没沾上大作家魏巍的灵气姑且不说,小魏巍确是自幼表现出来了他的勤快、善良和刚勇之气。
2010年3月18日,当笔者采访魏巍的妈妈李美玲时,一提到她的儿子,就十分自豪地对我说:“俺小巍打小就是个特别懂事的乖孩子。记得我教小学三年级那一年,有一段时间,不知怎么回事,我一直高烧不退,打针吃药也不见好转。小巍他爸外出打工不在家,才只有七、八岁的小巍不仅学着自己做饭吃,当他听大人说绿豆和豇豆搁一块儿熬粥喝可散毒退热败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