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魏巍
,一个小男孩儿家,竟找来绿豆和豇豆为我熬起粥来。当然,他年龄太小,拿绿豆和豇豆搁一块熬粥,并不得要领。经他熬出来的粥味儿就变糊了,至今一想起来我还能回味到那个味儿呢。可他的孝心让我感动!”
小魏巍自幼勤快,并且善良。
村子里有一位叫小孝的老人,小巍该叫他爷哩。小孝爷是位种瓜能手,是村子里出了名的种瓜专业户,经他种的西瓜,长得个大味甜。他的儿孙都外出打工,每年一到下瓜季节,总是忙得不可开交。小巍一有了空闲,就成了小孝爷家里的一个人似的,一天到晚帮着摘瓜、装车、赶集、卖瓜。小孝爷常夸他:“小巍这孩子真好,对我,比俺亲孙子还得济哩!”
村子里还有一户外姓人家,按邻里关系,小巍该叫他们两口子叔和婶哩。这是一家种棉专业户,从春忙到夏,从秋忙到冬,育苗、栽培、松土、打药、整枝、留桃、晾晒、脱籽、挤油、卖绒……种棉收入高,忙起来也没个头尾。他家有两个孩子,大的是个儿子,与小巍同学。小的是个女孩儿,一忙起来便没人照看。小巍常去他们家帮忙,更多的时候是和他的那位小同学一起,共同照看小妹妹。那位小同学贪玩耍,照看小妹妹的活儿常常只落在了小巍一个人的头上。时间长了,就感动了叔和婶。那位婶婶曾不止一次对小巍说:“小巍,等你妹妹长大了,就嫁给你。”如今十几年过去,那位婶婶还真的托人提过这门子亲哩!
小魏巍自幼勤快、善良,更是一位富有正义感、好打抱不平的孩子。
那是在他上小学四年级时,春天,有一天放学,轮到他和另外两位小同学卫生值日,打扫教室。其中有一位是校长的孩子。那校长的孩子搞特殊,不打扫卫生倒也罢了,他还叉着腰以命令的口气让另外一位小同学怎般如何,那位小同学不听他的,他竟拧起人家的耳朵来。
“你这不是欺负人吗!”小魏巍看不下去了,把拳头伸了过去……
又一次,是在冬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两个大些的孩子欺负一个小孩子,让其“吃沙糖”(吃雪)。一个抱住那小孩子不让动弹,一个往那小孩子嘴里塞雪团儿,把个小孩子欺负得直嚎,被小魏巍遇上了,再一次“该出手时就出手”……
当然,对于小魏巍的这种“伸张正义”之举,是否应该提倡,可另作探讨。但是,我们任谁都不难想见:面对邪恶,面对混乱,无人敢问,无人敢管,一个缺乏正义的社会,该是多么可怜!
好钢在军营中淬炼
魏巍自幼向往军营,羡慕警察,喜欢生活在“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氛围里。让魏巍崇拜的人很多,谈到“最”字,当数雷锋。采访时,魏巍告诉我们,上小学的时候,看电影《雷锋》,他特受感动。做人,再也没有比踏踏实实为人民做好事更光荣的了。从那时他就想,等我将来长大了,如能参军,一定要做一名雷锋式的好战士。
2003年12月,在郑州国防科技学院读了一年的魏巍,主动弃学回乡应征入伍,当上了一名光荣的边防武警战士。他先是在武警内蒙古边防总队教导大队接受新兵训练,2004年3月分到总队直属中队,同年6月至10月由于军政素质过硬,入选全国公安机关大练兵汇报演练集训,魏巍作为公安边防部队受阅方队一员,代表全国10万官兵光荣地接受了胡锦涛等中央领导的检阅。他以实际行动践行边防部队方队“不负重托,刻苦顽强,千锤百炼,锻造金刚”的铮铮誓言,圆满光荣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荣立三等功。2005年12月转为一期士官。2007年5月,为响应“补充一线兵力”号召,他自告奋勇,来到巴彦淖尔市边防支队乌拉特后旗边防大队巴音温都尔边防派出所,当了一名炊事员。
巴音温都尔,蒙语是富饶高大的意思,然而事实上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