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 双肩道义——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李学海
困的工人不会游泳,除了哭喊,什么也不能做。
事不宜迟,李学海迅速发动船上20马力的外挂发动机,由于风太大,手摇发动机倒转,摇把子正好打在他的手背上,李学海的手背被打得鲜血直流,他来不及给自己止血,咬着牙使出全身力气,机器发动起来了!
李学海和同伴把船头抵在河岸上,以阻止船身的强烈晃动。
他一边抡着手电筒,一边朝岸上呼喊,指挥他们上船撤离。可是岸边的民工谁也不敢行动,因为他们知道白天挖的6个深坑,如今虽然都不见了,可就在周围,一旦掉下去,肯定就没命了。
在李学海的鼓励下,终于,一个胆子大一点的民工抱起一床被子试着朝船走过来。突然他一脚踩空,掉入大坑,潮水一下子到了嘴边,他连喝几口水,吓得大哭了起来,幸好抓住了旁边的一个大油桶,抱着油桶拼死划到船边。
看到这一幕,岸边的民工都吓傻了,任凭怎么劝说,谁也不敢再迈出一步了。
李学海扯着嗓子大声喊话:“潮水才刚开始,我们要争取时间,再磨蹭下去,大潮涨上来,就更出不去了。快啊!”
李学海就是喊破了嗓子,民工们还是无动于衷。
李学海脱掉厚厚的棉衣,不顾自己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跳进刺骨的水中,拿起一根杆子试着水的深浅,慢慢向民工们靠近。
半个小时后,离他最近的12个人在他的带领下顺利地爬上了船。潮水以飞快的速度在不断地上涨着,李学海心急如焚,如果凭借一个人的力量,怎么能够在潮水大涨以前把人全部救出呢?
于是他要求刚才被救上来的12个人,重回水中救人,可这12个人,惊魂未定,好容易抓住了救命稻草,怎么愿意再回到水中呢?
李学海大吼:“你们是不是爷们?能见死不救吗?!”
让他这一吼,大家才回过神来。李学海大声说:“争取时间就能挽救生命!刚才你们已经蹚过来,心里也有数了,水没没顶,还好说,潮涨得比人高了就不好办了,咱们每两人1组,快!”
他给每组发了一根竹竿作为辅助,并让他们拉着手,下水去引导人们上船。
4个小时过去了,李学海和民工们一起,与风暴潮做着生死的较量,最终,他们赢得了胜利,69名民工全部得到转移,其中除11名自己脱险外,其余58名,都由李学海救回。
第二天早上6点50分,潮水大涨,岸边的工棚已经被吞没在潮水里,不知了去向。李学海清点人数,在确定全部到齐后,他加大马力将船驶向羊口港。
58名民工联名写信要求上级领导表彰自己的救命恩人。
1997年3月25日,指挥部决定拨款2000元,奖励英勇救人的壮士李学海。
李学海没有收,他说:“我救人,绝不是为了钱。小清河治理本身就是为民做好事,指挥部已经损失惨重了,这钱我不能收。”
李学海毫不犹豫地把钱捐给了小清河治理工程。
在李学海的人生历程中,他的生命好像与救人一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997年9月30日,李学海收到了2面锦旗,自然又是感谢他见义勇为,舍身救人。
原来,10天前的傍晚,李学海劳动了一天正准备回家,驾船行驶在小清河上,忽听有人呼救。李学海直起身,只见河心一条对槽运草船正在歪斜着下沉,倾斜度已经到了70多度,苇草一大半沉入水中,情况非常危险。
凭经验,李学海一眼就判断船是漏水了。他想把自己的船靠近小船,把遇险人先转移过来,可是由于水流太急,船根本无法靠近,民工们也不敢下船。
此时,运草船上的发动机被水淹得熄了火,船体以飞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