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一八 双肩道义——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李学海
苇越来越得心应手。几年后,就还上了所有外债。

    李学海的盈利每年都在增加,而他给国家上交的资源税也在逐年大幅度递增。有这样一组数字:1992年上交7000元,1993年上交3.5万元,1994年上交8万元,1995年上交12万,1996年上交18万,1997年上交28万,1998年上交30万,1999年上交40万元。

    有人说李学海傻,合同上签的是每年上交7000元,你又何必多交呢?你亏损的时候镇里也没给你免了啊!

    李学海却说,当年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镇政府伸出了援助之手,给我提供了创业的机会,如今挣了钱,用于羊口的发展,也是理所应当的。做人要有良心,要饮水思源。

    2000年1月,镇政府针对40华里芦苇和沿海大面积滩涂正式对外招标承包。

    当年,经过招标,李学海除了承包了一小块芦苇外,还大胆地承包了68000亩沿海滩涂,其中1万亩对虾养殖场,5000亩蟹场,2万亩沙蚕、鱼饵养殖场,其余的作为贝类养殖。

    2001年秋天,李学海成立了“寿光市北海养殖有限公司”。

    之后,公司如鱼得水,如虎添翼,最终发展为“山东义海集团”,并衍生了“义海滩涂开发养殖公司”、“义海集团盐化公司”、“义海工程公司”。

    经过多年的努力,李学海的产业迅速扩大,每年产值都在一亿元以上。

    李学海是个成功人士,大家都这么认为。

    李学海却不以为然,他说,一个人是否成功,不在于他挣了多少钱。人生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创造,而在于奉献。他认为,十几年来,他挽救了146条生命和帮助了无数有困难的人,这才是让他感到最欣慰的和最有价值的。

    戴尔·卡耐基曾说过,成功的人,都有浩然的气概,他们都是大胆的,勇敢的。他们的字典里,是没有“惧怕”两个字的,他们自信他们的能力是能够干一番事业的,他们自认为他们是个很有价值的人。

    这是对李学海人生的最妥帖的写照,勇敢而自信使李学海最终成为一个名副其实成功的人。

    三千万和生命的价值

    1997年2月,中国水电部十三局接到任务,负责实施寿光小清河改造工程,指挥部从山东阳谷县招来一批民工。当时寿光市委市政府明确规定,为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禁止在海滩搭建工棚。有人却为节约费用,违规将工棚搭建在小清河北岸的沙滩上,作为工人宿舍。

    3月17日,狂风大作,天空中下起了立春以来的第一场雨。

    凭着一个老渔民的经验,李学海看到了一些风暴前的征兆,遂决定调出三条船,将民工们从小清河北岸转移到南岸,可民工们的全部家当都在工棚里,他们也全然不知风暴的厉害,经过反复劝说,都无济于事,谁也不愿意离开。

    李学海怕出意外,当晚没敢回家,和同伴王精武住在了船上,随时关注风暴的动静。

    凌晨2点多,最让李学海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朦胧中,他突然听到有人喊救命,那喊声带着哭腔,撕心裂肺地被狂风扬向了夜空。

    这哭喊声越来越大,喊的人越来越多。李学海把头伸出船舱,拿起手电筒一照,隐约看到民工们站在齐腰深的潮水中,抱成一团,正在拼命呼救。

    李学海边打电话向羊口镇政府和小清河指挥部汇报,边迅速准备营救方案。

    市政府领导在电话里说:“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营救被困群众!”

    情况危急,此时风力少说也有七八级。海里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狂风夹杂着豆大的雨滴砸向海里,海潮翻滚肆虐,眼看就要吞噬几十条生命。而那些被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简介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目录 > 一八 双肩道义——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李学海